王太后行礼,秦政指着吕雉说:“母后,便是此儿说动儿臣,让儿臣知错能改。”

    王太后让吕雉起来,近距离打量了一番,点头称赞:“倒是个标致的,日后必定是个美人。”

    吕雉虽然不喜她只评价自己外表,但是想想她的出身再想想自己的年龄,也不再计较,开口提议道:“我让厨人做了些开胃小菜,想来王上与王太后都饿了,不妨一试。”

    秦政不免感激的看了一眼吕雉,又用言语激赵姬说:“母后若是不吃,儿臣又怎能独食。撤下去吧。”

    吕雉看赵姬眼窝深陷,姿容憔悴的样子也劝说:“这可是我听闻能美容养颜的补食,王太后还是试一试吧。”

    最后赵姬还是留下了食物,决定多少吃些。秦政与赵姬坐在上首主位,吕雉居于下手。

    秦政看到精美的肉片与蘸料,就猜想又是这小人指示厨人做的,她年纪不大,会的新鲜吃食却不少。赵姬原本胃口不佳,但是尝了尝煮的软烂的粟米粥,粟米的清香伴随着枣片与枸杞的甜香,实在不错。即便是一盘萝卜丝,也酸辣爽口,她不禁赞叹:“你倒是费了不少的心思。”

    吕雉也不好大包大揽,放下手中的勺子说:“我只是出主意,大都是厨人所做。餐后还有一样食物,要献给王太后与王上。”

    秦政几口吃完了自己碗中米粥,一旁盘内的肉片也消失的七七八八。他笑着看向准备卖关子的吕雉:“寡人已经吃完了,还不快让人端上来。”

    宫女将一旁放入水中温热的碟子端出,露出一个大大的梨来。秦政想着总不会是蒸熟的梨的时候,见宫女将犁柄取下置于一旁,露出其中清香的梨肉,其中还盛满了汁水。他拿起一旁的勺子尝了一口,清甜爽口果然不错。

    赵太后也吃的差不多,原本以为没啥胃口,结果最后还是吃了多半碗粥。她让人将蜂蜜炖梨端上来,尝了尝眼睛一亮,拿着勺子将一整个梨吃的干净。最后她发现秦政欣慰的看着她自己的时候不免解释:“此梨味道甚好,因而多吃了几口。”

    餐后秦政开口提议接赵姬回咸阳奉养,赵姬有些犹豫。吕雉脑筋急转出声提议道:“王太后身体虚弱不宜颠簸,不如将养几日再回都城。”

    王太后回寝宫休息之后,秦政才不解的问:“为何母后不愿随寡人回去?寡人已说让母后回咸阳多多接待臣下妻女,也不致在宫中寂寞。”

    吕雉倒是大概可以理解王太后的想法:自己的情人,带兵反叛要弑杀自己国君儿子,她如何能若无其事的回到都城中去呢?

    她看着秦政露出个意味深长的笑容,示意他近点听一听。

    咸阳吕家,乐子听闻吕公将吕雉独自丢在宫内,差点要和他打起来,若不是不久秦王就派人收殓了死去大臣的尸首,吕公又再三保证秦王对吕雉礼遇有加,乐子才不会轻易被安抚下来。

    昌平君代理国政,发现王上竟然在雍城一去不返,还留信朝堂思母成疾,王太后一日不归,他就要在雍城侍奉王太后一日。初时几日大臣们还纷纷去书请求大王归来,大王不为所动,昌平君不得不率领臣下一同前往雍城,请王太后与秦政归国。

    昌平跪伏于地涕泪横流向着赵姬请求:“如今国都人心惶惶,国不可一日无主。还请王太后以国事为重,随王上归国吧。”

    跟随在昌平之后的百官也齐声说道:“请王太后以国事为重。”

    这样王太后终究不忍国无君主,答应了下来。秦政看着一切皆如吕雉预料,真是赞叹不已。秦政携王太后回咸阳之日,臣民欢呼不已。他们似乎忘却不久前的的惊国叛变,反而为秦政孝敬王太后编出了五花八门的故事,纷纷自我感动不已。

    秦政看着人心易变,不免感叹:“民心多愚。”吕雉看眼前人得了便宜还要卖乖,瞪了他一眼说:“我为王上尽心竭力,却不知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