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好说是上一世看多了秦朝遗留典籍才发现的,只能就此应下。她忽然想到前几日忘了的一点:“不知家中可有《六韬》?”

    “藏于书房中,莫非你要一阅?”

    “并非如此,只是想到我们一路前往咸阳,路程漫长难免遇险。不如教大兄二兄兵法,出发之前训练一队随从,路上也能安心些。”吕雉嘴上这样说着却不禁想起号称学过《太公兵法》的张良来,这时候的张良还是韩国公卿之后应该正在新郑呢吧。

    韩国都新郑张府内,年轻的张良正在家中读书,他的父亲张平已经逝去整整十年。张良的祖父曾经担任三位先王的国相,他的父亲也曾经成为两位国君的国相。这一切荣誉不但深深激励着张良努力学习,也将他死死绑在韩国的战车上。

    宫城内老迈的韩然看着面前争吵不已的大臣十分厌烦,挥手让他们安静下来。大臣终于慢慢停了下来,等待国君发言。

    “郑国入秦几载了?寡人都有些记不清过了多久了。”虚弱疲惫的国君向着底下的大臣询问。

    这时候一个结结巴巴的声音慢慢响起:“已经……经有……五……年了。”

    韩然右手轻拍桌案:“韩非啊,你还是这么耿直。是不是还怨恨寡人不曾推新法改革啊?”

    已经中年内敛成熟许多的韩非结结巴巴说着:“臣……不……敢。”

    韩王然看着嘴上说着不敢眼睛却露出执拗光芒的大臣挥挥手示意他赶紧别说了,等韩非面色惭红停下来之后他才说:“去年合五国之力不敌秦国,魏国还丢掉了朝歌、濮阳。

    他日秦国一统天下,必定先从灭韩开始,不过寡人应该看不到这一天了,想来魏无忌死之前也在庆幸自己可以不必看着自己的国家灭亡吧!”

    国君的话让底下的大臣们面面相觑,他们都不能找到话语来劝慰国君,国势已经如此艰难,实非人力可为。

    灰心丧气的韩然宣布退朝,回到了后宫。大臣们窃窃私语着退下,韩非想着自己的同僚恐怕早有了韩灭投秦的准备了吧。

    楚国春申君曾疏通河道抑制水患,政绩显赫。曾经深受春申君恩惠的楚人将他封地所在的江河命名为春申江简称申江,还有多地起名黄浦,申港,黄山(江阴)。去年他主导参与的五国伐秦以失败告终,在朝中被楚王怪罪不已。

    他对楚王的怪罪不以为然,想到如今的太子时是自己与王后李嫣嫣的子嗣,忍受一点王上的责难又有什么大不了?

    李嫣嫣是他门客李园的妹妹,为了解决国君无子而被献给他,他宠幸过后,李嫣嫣听信哥哥的谋划请求他将自己送给国君:“楚王十分信任公子,即便是亲兄弟也不如公子与大王的亲密。

    公子已经做了二十多年的令尹,然而国君无子,待国君百年之后兄弟即位,新楚王势必会亲信他自己的心腹,公子还能长时间受宠信嘛?不仅如此,公子身为令尹,为政时长,难免触动王族利益,一旦王的兄弟即位。公子恐怕就要大祸临头,哪里还能奢求保有相位还有江东的封地呢?

    现在妾身有了公子子嗣,其他人却不知道。我和公子欢好时日不久,以公子贵重的身份将臣妾送给大王,大王必定宠幸臣妾。若是天命使然让臣妾生出男儿,就可以变让公子的孩子做楚王,楚国尽在你的掌握之下,谁还能让你有灾祸呢?

    春申君觉得这些话很有道理,未免人亡政息,也不得已出此下策,他派李园将他已有身孕的妹妹送给了国君。

    李园见计划完全按照自己所想在实现,得陇望蜀,又想凭借妹妹的儿子更进一步执掌国政了,不过这事不能急,还需从长计议。在春申君面前的李园依然是一副谨小慎微的样子,黄歇完全没料到眼前谦恭的属下心里有着怎样的念头。

    本以为能够尽快出发的吕雉被突如其来的好消息给挫败了,乐子又一次怀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