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话,整个朝廷都乱了。

    很多人也正好借着这个机会偷得两日清闲。

    一年一度的科举终于结束了,对于考生们来说,接下来才是检验果实的最关键一步。

    两天的考试只是一个门槛,他只能确定你进入下一个环节,并不是最终的成绩。

    说的再简单一些,这两天考试的内容,大多数是书本上教的内容。

    只要认真学了,通过的几率都不小。

    但是后面的两轮复试才是最关键的。

    通过了第一轮复试,意味着取得了入仕的资格了。

    也就是说,复试第一轮只要合格就能当官。

    复试第二轮为殿试,每科只有前十名才有资格参加殿试。

    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然后亲自命题,最终决出名次。

    这个名次依旧很重要,虽然同样要经过两年的历练。

    但是两年过后,若是表现依旧不错,那么你起步的地方一定比别人好,起步的职位一定比别人高。

    王大牛觉得自己考的还算是不错,所有的题目都答了上来。

    而且也没有什么让他犹豫不决的题目。

    虽然是第一次考试,但好歹也是复习了三年的,这三年来他无时无刻不在认真复习。

    学校发的书本更是翻了一遍又一遍,几乎把全套的内容都给背了下来。

    唯一让他不知深浅的,也就最后的那篇策论了。

    而策论往往也是最容易拉开分值的内容,不过这些都不重要了。

    卷子已经交了,命运已经不在他手中了。

    走出考场,王大牛第一个看见的便是自己的老师。

    老师手中提着一只篮子,里面装着师娘为他准备的吃食。

    早已饿的两眼昏花的王大牛,当即狼吞虎咽的吃了起来。

    在考场内全凭着一股意志力在坚持着,这走出考场了,王大牛才感觉到自己是真的饿。

    一口气吃完了老师准备的吃食,王大牛还是觉得没吃饱。

    不过也不好意思跟老师说自己没吃饱。

    “大牛,这次考的咋样?”老牛关切的问道,自己的前途可就在王大牛身上了,容不得不重视。

    “老师,学生感觉考的还不错,如果策论没有拉开分数的话,应该会在九十以上。”王大牛想了想,认真的说道。

    “好!好!好!走,跟老师回家!”听到王大牛说能考九十分以上,老牛脸上瞬间乐开了花。

    去年的九十分意味着什么?

    去年的第四十名也才九十分。

    不是学生整体实力不行,而是分值就差在策论上了。

    科举的第一轮策论,不是让你写一篇作文就行了,而是真真正正的策论,都是一些实际的案例。

    让没有任何经验的学生去写这个,他能考虑的周全吗?

    漏洞肯定是有的,就算是进入仕途三五年的人,在遇到这些问题的时候也不敢说能做出最好的决策。

    况且这种事情,人为因素很重要,标准答案也并不算标准。

    但不管怎么说,九十分已经足以进入前五十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