件夹看着一张报表说:“公司账上还有资金五十六个亿,其中,有五个亿准备投给石家庄分公司二期开发工程,八个亿准备投给济南分公司二期工程,十个亿准备投给畜牧业公司,还有十五个亿,准备投资秀城开发区三期工程,这样算下来,能抽出的资金不到十个亿,资金还是很紧张的。”

    语舒又问黄经理后期一系列投资需要多少钱,竟然需要上市募集资金,黄经理说这个方案是陈少强主动制定的,具体情况他不是很了解,语舒认为畜牧业公司这种新模式很好,需要尽快商议,尽快拿出决议。

    她要心雨、尹莉莉和黄正栋给孙凤、李冬阳和陈少强打电话,让他们赶回来参加会议。语舒要大家先休息两天,后天一起开会。

    孙凤、李冬阳和陈少强回总公司以后,语舒就召开了高层扩大会议,研究畜牧业公司后期投资问题,她先让陈少强汇报自己新模式构想和后期投资预算,陈少强做了详细汇报,根据他的估算,后期投资在十五至二十四个亿,但是,这些投资不需要一次集中投入,而是陆续投入。

    下面就是讨论公司是否上市的问题,李冬阳率先发言,他反对将公司上市,他认为公司上市是能吸收各方面社会资金和金融投资,但是,它的副作用很大,公司将来赚的钱,都会被各个金融投资者赚去了,公司最后获利很少。

    陈少强第二个发言,他同意李冬阳的观点,但他认为公司上市,是公司迅速做大的必由之路,所以,他主张公司上市。

    财务部经理笑着说:“从公司发展这个角度看,上市好;从公司盈利方面看,肯定不上市好,如果我们自己筹集资金,将来会有更大的盈利,这个问题,老总裁在世的时候,已经讨论和形成过定论,公司能不上市,尽量不上市,所以,我们的公司尽管一直发展不是很迅速,却稳扎稳打发展到今天这么大规模,而且,财务纠纷最少,就是人们说的有多大脚,穿多大鞋。当然,怎样决定就看宋总裁的最高决策。”

    语舒其实心里面早有决定了,她只是让大家讨论以后,让高层都了解这其中的利弊关系。前面三个人发言以后,她笑着说:“第一,我要表扬孙凤、李冬阳和陈少强三位副经理,他们工作积极主动,肯动脑筋,敢于创新,把公司发展当成自己的事业,给予每个人一百万奖励。第二,原定于拨给石家庄和济南分公司的二期投资,全部取消,后期投资用一期工程回收资金支付,将账目报总公司审批。第三,将原来准备投给石家庄和济南分公司的资金转投到畜牧业公司。第四,畜牧业公司坚决不上市,后期资金由财务部从内部消化,实在周转不开,可以找金融公司搞一点短期借贷。这里需要石家庄和济南分公司六位经理做出努力,想尽办法克服困难,当然,实在不行,总公司还是会给予帮忙的。你们有什么意见没有?”

    青梅和心雨他们已经有大批资金在手,所以,他们回答没有问题,尹莉莉就不一样了,她的一期工程才进行三分之一,三分之二的房屋还没有开始建设,二期工程需要至少六个亿的资金投入,尹莉莉就说他们有困难,现在已经举步维艰,如果把她的二期工程资金挪走,他们的二期工程将无法如期开工,她原本打算提前开工的,这样一来,困难就大了。

    语舒问李冬阳有什么话说,李冬阳站起来,笑着说:“资金我们能想办法筹集到,但是需要总公司给我们权力,我们公司可以搞员工入股,可以,吸收公司员工和社会人员的投资,如果运作得好,就能吸收大量资金。”

    财务部长站起来说:“如果这样,还不如让公司上市。”

    李冬阳却说这种吸收资金的方式,与上市有本质的不同,因为,入股人分的是红利,而红利是根据公司盈利状况决定的,它不会危机到公司经济基础。

    语舒经过考虑,决定放权给他们,让他们自筹资金。

    语舒最后宣布了一个重要决定,将青梅抽调回总公司任总裁助理,工资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