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域排进前三,除了那位实力深不可测的老城主以外,还有部分原因,得归功于城内的金鼎门和静月阁这两个顶级宗门。

    这两个门派一个坐落于城东,另一个坐落于城西,平日里虽然极少碰面,但只要见上了,几乎总要闹出点什么动静。这一切的原因,都要归结于两派的风格实在太过于对立,简直就是天生的死敌,谁看另一方都是相当的不顺眼。

    金鼎门一脉认为,其他都是虚的,唯有炼体才是正道,正所谓一力降十会,在绝对的力量面前,任何的旁门左道都是笑话,不堪一击。

    而静月阁则觉得,境界比所谓的力量与修为来得更为重要,唯有不断提升境界,才有望触摸到“道”的本质。

    两种完全迥异的修行方式和目标,使得两派门下教出来弟子的风格也是差了十万八千里。静月阁的弟子大多道法精湛,且修炼速度极快,同一时间入门的两派弟子,金鼎门的还在打水挑担时,静月阁的弟子已经能御空飞行了。

    然而金鼎门的弟子虽然修炼很慢,基础却十分扎实,一步一个脚印,长年累月的修行使得他们的肉身远远超过一般人,故而,金鼎门弟子的整体修为境界虽然不如静月阁,但在同等阶的话,金鼎门弟子的战斗能力还是要强上不少的。

    这两派的梁子,早在数百年以前他们祖祖祖师爷那辈的时候就结下了,静月阁的弟子看不起金鼎门的这些只知道一味炼体的蛮子,同样金鼎门也看不惯静月阁弟子总是一副高人一等的模样,仿佛境界稍微高一点有多了不起似的。

    所以只要两方人马一碰面,总会闹出些许摩擦。

    横眉冷对都算是客气的了,毕竟大家已经闹到这份上了,谁还会给谁好脸色看?多年下来,有不少金鼎门弟子在大街上被静月阁子弟整得毫无还手之力,丢尽颜面,也有静月阁的弟子被金鼎门的子弟教训,事后躺了好多天都下不了床的……

    如此仇深似海的两派,眼前的高壮男子杨虎和黄衣男子元良,分别身为两派年轻一辈中的第一人,见了面居然还能这样和和气气的交流,简直令人惊诧。

    杨虎笑了笑,他虽然嘴上说的难听,但对眼前这位静月阁弟子并没有多少排斥,反而相当的欣赏。两人年少时曾有过几面之缘,也有过数次交手,两人都是当时各自门下最耀眼的新人,结果自然是谁也奈何不了谁。

    不过,元良最令人讨喜的,不是他的修为或是实力,而是他为人处世的风格。

    与其他的那些静月阁弟子不同,他没有因为境界或是修为不俗,就觉得自己高人一等,反而比起寻常人来要更加的内敛,甚至在当初交手之时,杨虎都感觉他应该是隐藏了实力,这一点既让他感到不爽,又让他十分佩服。

    在他看来,静月阁虽然一个个都口口声声称自己是读书人,然而年轻子弟中恐怕也只有元良一人领悟到了其中的精髓。

    后来,在元良被静月阁掌门收为亲传弟子之后,便一直隐居在阁内,两人自然而然也就断了联系。

    “看来你闭关的这些年,收获不少啊。”杨虎目光微凝。

    不得不承认,静月阁的修行之法的确有其独到之处,门中弟子主修境界,境界上去了,待到突破之时,一切就如同水到渠成一般顺利,故而静月阁的弟子修为提升都极快。

    在镇魂塔的重压之下,元良都能做到凌空而立且灵气不丝毫外泄,这点他自问是绝对做不到的,甚至于在他看来,恐怕整个镇魂塔内的奇才当中,能做到这点的,都绝不会超过一手之数。

    “侥幸有所突破。”元良淡淡一笑,倒也没有否认。“杨兄的修为提升之快,也同样出乎我的意料,又有你派的独门秘术相助,如今实力恐怕不在我之下。”

    “这些客套话就免了,我又不是某些心胸狭隘,狂妄自大的白痴。”杨虎摆了摆手,直白道:“你特地跑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