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壳。

    笔壳不必说,随便找几个工匠都能造出来,一根棍子切开成两块,将中间掏空,然后用鱼胶粘起来即可。

    难的是笔芯的制造。

    石墨石倒是好找!

    但陈楚前期试验了大量的黏土,都不行。

    不是太软,就是太硬。

    太软的连笔壳都插不进去!

    更别提在纸上写写画画。

    软踏踏的!

    太硬的,一下就能将纸戳通。

    陈楚造铅笔,就正好卡在了这一步。

    原本他还以为是技术不行,没想到,竟然是原料出了问题。

    如今,原料问题解决,铅笔就可以生产了。

    想及此,陈楚急忙问道:“老朱,你们买到的黏土有多少?”

    朱能说道:“老板,只有五斤不到,原本,那个来自河东的家伙,是将这些黏土带在身上,以备水土不服时花水喝下去的,他并不是到长安城来卖土的。”

    陈楚倒是知道,许多地方都有这个习俗。

    离家到远处去,担心水土不服,往往会带一些家乡的泥土,身体不舒服时吃点土就好了。

    也不知道有没有科学道理,但许多人就是这么干的。

    这么看来,这个家伙的老家,必然有大量这样的黏土。

    如果能将其源源不断运送到长安城,即可保证铅笔的生产。

    陈楚问道:“快将那人带来见我,我要与他商议一下,在河东去开设一个黏土矿……”

    虽说符合要求的黏土,不一定要河东才有,或许,长安城周边就有,但陈楚等不及了。

    总不能把老朱这几个老头打发去到处打探嘛。

    几个老头说不定会死在半道上!

    而且,在这个没有土壤检测技术的年代,用原始的方式一点一点去试,效率也太低了。

    反正从河东运来黏土,成本也不高。

    陈楚这才有了在河东开设一个黏土矿的想法,可以在河东将黏土进行初加工后,再运送到长安,直接就可以使用。

    谁知,朱能摇摇头,说道:“老板,那人已经回河东去了,他一副穷困潦倒的样子,原本在长安城找不到伙计,都打算回去了,我们买下他的黏土,告诉他有多少要多少时,他就急匆匆回河东了,说是回去拉一车黏土回来……”

    陈楚略微有些失望,随即吩咐道:“老朱,等那人回来,第一时间带他来见我……还有,你现在就带人,用这几斤黏土,抓紧制造一批铅笔出来……”

    “是,老板!”

    几个老头干脆地答应道。

    自从跟了陈楚,他们发现,这个世界原来是如此精彩。

    比做山贼,玩女人有意思多了。

    有人甚至不吃不喝能在实验室里呆上三天三夜。

    而今,眼看一样新东西又要被造出来,大家都很兴奋。

    ……

    打发走了朱能等人,陈楚坐在院子里盘算起来。

    铅笔制造出来,肯定是要用来赚钱的。

    他此前让李丽质测算过,如今他已经拥有近五百万贯的资产。

    但谁会嫌钱少呢。

    就在他勾画铅笔制造生意的蓝图时,门口却走进来一道身影。

    那人见陈楚陷入沉思中,上前,考虑了半天,然后轻轻拍了拍陈楚的肩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