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上天之意……其三,上可理解为上古,也就是尧舜禹汤的王道盛行之时……”

    众人听了,个个佩服不已。

    “孔师不愧是经学大家,竟能说出三种意思,让我等佩服!”

    “佩服!”

    孔颖达捋了捋胡须,得意地坐下了。

    李二沉思半晌,却没有说话。

    诚然,孔颖达说的都很有道理。

    但不是他想要的答案。

    又见几个名声赫赫的文臣站起来,穷经皓首,解释一番。

    李二依然不满意。

    然后,魏徵猛地站起来,不屑地看了众人一眼,说道:“诸位大人说的都有道理,但难免是牵强附会,于国于民,于大唐江山社稷,毫无用处……”

    文臣们顿时就不高兴了。

    在他们看来,自己这些人,解释经典,那是专业的。

    而魏徵,骂人才是专业的。

    “魏大人,经学一道,十分疑难,想要解释这句话,必须有渊博的学识才行,你何至于说我等的解释,于国于民无用……就像方才我等说的,这一个上字,既可以解释为上天,也可以解释为上古王道盛行之时,这些都是警醒陛下要好好教化万民的啊,为何说无用呢……魏大人有什么高见,不妨说来我等听听……”一个文臣,向来胆大,直接对魏徵说道。

    其他人纷纷点头,并出言助阵。

    魏徵那可是老怼人了,岂会在乎这些。

    只见他一躬身,说道:“陛下,臣以为,这句话,恰恰说明,陈楚一眼就看透了我大唐官场的尸位素餐、虚与委蛇、官场腐败啊……”

    啥?

    魏徵简直是语不惊人死不休。

    一开口,就惊呆了众人。

    等大家回过神来。

    文臣们纷纷摇头,冷笑不已,认为魏徵这是解释偏了。

    李二却是饶有兴趣地看着魏徵。

    魏徵见李二没有反对,于是说道:“陛下,臣以为,这句话可以这样解释,那就是陛下的敕旨也好,朝廷的政令也罢,初衷都是为了治理天下,教化天下百姓,使百姓安居乐业,但……这些政令到了各地之后,有德才、矜矜业业的官员,当然会按照政令认真做事,可那些贪污腐败、毫无怜惜百姓之心的官员,便会想出各种对策来搪塞,敷衍了事啊……臣担任御史大夫多年,查处的贪官污吏无数,最清楚不过,别的不说,就说朝廷的一项政令,要求各地兴修水利,可为何年年都有干旱,年年都有洪涝,究其原因,无非就是这些官员将朝廷政令当作儿戏,装模作样派一些工匠清理一下河渠,修建一些水池,改良部分河道,最后,该干旱还是干旱,该洪涝还是洪涝……”

    魏徵滔滔不绝地说着。

    李二越听越心惊,眼神却是越发的亮了起来。

    文臣们,开始时是鄙视魏徵。

    可到后来,他们越发觉得不对劲。

    魏徵说的,似乎很有道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