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阿三收起佩刀,冷冷地说了一个字:“说。”

    张大缩了缩脖子,小心翼翼地说道:“郑护卫,不如这样,我听闻郑二爷已经带着余下的七万贯从长安出发了,不日即将抵达吐蕃,我这就写书信给我叔父,让他安排人将棉花也送往此处,等棉花到达此处时,郑二爷想必也赶来了,到时候,棉花便可立马送往长安,不知你意下如何?”

    郑阿三顿时生出疑虑:“只是,此处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周围还有崇山峻岭,只怕不是个安全之地。”

    带着八万贯开元通宝,他很谨慎。

    张大哈哈一笑,说道:“郑护卫有所不知,自从我吐蕃赞普统一吐蕃之后,吐蕃境内,就十分安定,夜不闭户,路不拾遗,而此处,原本是与吐谷浑交界之地,自从吐蕃和大唐休战,这里反倒十分安全,而且你扭头看,这里能看到大唐的边关,就算出了什么急事,也可以向大唐天军求助不是……”

    闻言,郑阿三扭头看去,只见远处,的确就是大唐的边关。

    郑阿三想了想,发现这个法子,两不耽误。

    而且这是在吐蕃的地盘上,他也不敢对张大不客气。

    棉花事关重大,郑阿三也不敢大意。

    于是,郑阿三点点头:“既是如此,你就赶紧写信给加纳部落吧,让他们赶紧将棉花装车运来……”

    张大赔笑道:“是,小人这就写信。”

    郑阿三不愧是谨慎之人,他还把张大的信拿过来看了看。

    可惜,那信是用吐蕃文写的,他压根看不懂。

    随后,张大派人将信送往逻些城。

    车队,就在此驻扎起来。

    一来二去,就是十几日功夫。

    逻些城的棉花车队还没见到,郑飞虎郑二爷的车队却赶到了。

    郑飞虎见到郑阿三等人,也是大为诧异。

    “你们按说早该到逻些城了,为何在此逗留?”郑飞虎有些不满地问道。

    郑阿三立即将事情原本,简单说了一遍。

    郑飞虎点点头:“我郑氏与加纳部落第一次做生意,加纳部落这么做,倒是无可厚非,张大的法子也好,两不耽误,如今,我已经带着其余七万贯抵达,张大,不知加纳部落的棉花,到何处了?”

    张大急忙上前,说道:“小人拜见二爷,小人今日收到来信,言说,棉花车队明日就到了,请二爷放心……”

    说着,又恭维了郑二爷一番。

    郑二爷很满意。

    他在郑氏,一直郁郁不得志。

    如今被张大恭维,简直心花怒放。

    这张大长得猥琐了些,但说话好听,很是难得。

    郑二爷高兴道:“既是如此,那今晚就让护卫们好好休整一番,明日带着棉花回长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