猖獗,越来越肆虐,到了正德、嘉靖朝的时候,倭患就已经相当的严重了,不得不大力去清剿了。

    如果能够在弘治朝的时候就对倭寇进行严厉的清剿和打击,根本就不会有后面的事情,有些东西就是慢慢就这样养大的。

    西南的土司也是如此,明知道他们反复无常,剿灭了之后又继续让他们当土司,当土皇帝,自然而然也就闹个不停,没完没了了。

    总结下刘健当内阁首辅的这些年,可以说是非常的平庸,并且毫无作为。

    谷筘

    也就是后面随着刘晋在弘治皇帝大力支持下,不断的出台诸多的新政策出来,进行诸多方面的改革,这才有了现在的大明帝国。

    要是按照刘健以前的套路去做事的话,大明现在的日子只会越来越难。

    土地兼并越演越烈,盐商、徽商、粮商势力持续坐大,江南士林持续强大,党争逐渐形成,并且慢慢走向激烈的对抗。

    最终等待大明王朝的,也会是和其它的朝代一样,最终走向灭亡。

    其实弘治朝算是大明最关键的时刻,处于中期,诸多的问题都已经开始暴露、凸显出来,如果能够有效的进行改变,则可以变的兴盛强大起来。

    如果没有任何的改变,那么大明王朝的灭亡就无可避免,它各种各样的问题就会持续不断的暴露出来,最终的结果就是改朝换代。

    现在刘晋当了内阁首辅了,作为群臣之首,刘晋也是在思索着自己可以做些什么,又该如何去做,才能够将大明帝国带向更加辉煌的未来。

    大明帝国现在虽然国富民强、国库充足,百姓富足,军队强盛,国土辽阔,但并不是说大明帝国就没有存在什么问题。

    恰恰相反,矛盾任何时候都不会消失,只会转变。

    任何时候都会有问题,有时候月盈则亏、盛极而衰的事情是常有的,当年大唐帝国在李隆基的治理下,强盛无比,开元盛世可不是开玩笑的。

    然而没有注意到大唐帝国存在的严重问题,地方节度使权力过大,尾大不掉,安禄山一造反,整个大唐帝国就风云飘摇,由盛转衰也仅仅只是几年的时间而已。

    平定安史之乱之后,大唐帝国就彻底的打废了,而且地方节度使的权力更大了,还有宦官的权力空前强大,明朝的宦官和唐朝的宦官相比,那真是小儿科了。

    唐朝的宦官杀皇帝就跟杀小鸡一般,一个不爽就杀皇帝,明朝的太监始终都是皇帝的狗,根本就翻不出皇帝的手掌心,再牛皇帝一道圣旨就跪了。

    所以很多时候,看似强大,也有其空虚的一面。

    现在的大明帝国来说,问题就很多。

    国土面积太大了,海外土地的控制和发展上就比较难,存在诸多不稳定的因素,像黄金洲这边,离大明太远,黄金洲又土地广袤、肥沃,资源丰富,只要人口上去了,你要是没有加强统治的话,黄金洲肯定会有人裂土封王。

    还有新学和旧学之间存在的天然矛盾,旧学读儒家,始终四书五经,儒家经典的在其中走不出来,这些读书人很多都是只会之乎者也,并没有什么太大的才能和对社会进步有什么贡献。

    事实上,儒家发展到了现在,八股文的那一套东西之下,已经严重的限制和阻碍了大明帝国的发展了。

    看看历史上就知道,从明朝开始逐渐落后于世界,到了螨清,持续使用这样的策略,不管是思想界还是科技界,都是万马齐喑,满朝一朝两百多年的历史当中硬是没有诞生任何的思想家、科学家之类的出来。

    当然,这虽然也跟螨清作为异族统治者不断打压、压榨汉人思想和文化发展的因素,但儒家的那一套已经完全腐朽也是不争的事实。

    儒家发展到了明清,它已经对于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