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依靠的还是要靠工业。

    朱厚照对此非常的清楚。

    京津地区占大明的面积可以说是很小、很小的,但是京津地区的总人口加起来超过3000万人,如此庞大的人口聚集在京津地区。

    靠什么养活?

    还不是靠京津地区发达的工业、商贸、金融等等来提供足够的工作岗位养活如此庞大的人口。

    这纺织行业一旦出现问题,大量的纺织工人就要失业,这可是关系到两千万人就业的大事情。

    “这好端端的,为什么一下子衣服、鞋子、布匹就卖不出去了呢?”

    朱厚照详细的看完,然后皱着眉头问道。

    “陛下,这主要是因为纺织工厂的数量太多了,并且这些纺织工厂基本上都是使用新式的纺织机械,产能和效率都非常高,这产出来的布匹、衣服、鞋子等等产量非常大,市场消化不完。”

    “故而才会出现了,整个行业都出现极其庞大的库存,大量的挤压。”

    钟蕃想了想说道。

    其实钟蕃自己麾下也是有纺织工厂的,对自己的情况也是比较清楚,多到底现在主要是纺织行业的工厂太多了,产能太大了,市场根本不需要那么多的衣服、鞋子、布匹什么的。

    “钟公此言差矣!”

    这时李昆站出来表示反对。

    “我这里有一份大明纺织联合商会的请求书,书中详细的说明了现在我们大明纺织工厂所面临的问题以及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源。”

    李昆将请求书拿了出来,这几天纺织商会的人也是拜访了很多朝中的大臣,现在大明帝国朝中的这些大臣都是实干派的大臣。

    也基本上麾下有着不少的产业,其中就有很多人在纺织产业里面有工厂、有股份,可以说和大明各个领域的工厂、商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纺织行业的日子不好过,这些大臣们的日子自然也是不好过的,所以自然而然就会反馈到大明帝国最高的决策中心这里来。

    朱厚照拿过请求书仔细的看了起来。

    “主要是因为海外殖民地和藩国允许使用奴隶,所以海外纺织工厂的成本比大明纺织工厂的成本低很多。”

    “大量廉价的海外布匹、衣服、鞋子在冲击我们大明本土的纺织企业,最终导致我们大明本土的纺织工厂没有活路?”

    朱厚照仔细的看完,一下子就看懂了其中的主要意思。

    这些大明纺织产业的人将问题归结于此,觉得是存在不公平的竞争,因为大明帝国不允许使用奴隶,海外的殖民地和藩国却是允许的。

    所以他们的成本低冲击了大明本土的市场、抢夺了全球的市场,导致大明本土的企业生存困难。

    “是的,陛下!”

    “海外的纺织工厂使用的工人是奴隶,这些奴隶成本很低,只需要给吃的就可以了,一天可以工作12个小时,甚至于更久。”

    “并且全年都没有休息,可以一直工作下去。”

    “而我们大明就不同了,大明工人的人工工资极高,一年最起码都要上百两银子,此外我们大明本土这边是实行八小时工作制,一周还是双休。”

    “如此巨大的差距,这海外的纺织工厂成本比我大明本土的纺织成本要低很多、很多。”

    “他们可以以极低的价格来销售,依然有着巨大的利润,但是我们大明本土的企业却不能这样做,因为即便是亏本卖也都竞争不过海外殖民地和藩国的企业。”

    李昆郑重的说道。

    “此外,我们大明和各藩国、殖民地之间不存在额外关税,殖民地和藩国的商品返销回我们大明不需要额外的征税。”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