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必然有很打的前景。”

    “还是刘公子厉害,我就知道,只要刘公子去,肯定没有问题,果然如此。”

    “你看这轻轻松松就打赢了,狠狠地教训了倭国,以后他们对我们大明都老老实实的,而且这还拿下了石见,租借了兵库之津,更是让倭国这边赔款一千五百万两白银。”

    “那是当然,刘公子可是财神爷,刘公子做的买卖就没有亏本的。”

    “算算时间,现在很多船队都已经准备的差不多了,都在准备去鱼溪、去黄金洲。”

    “是差不多该出发了,你说不知道,天津港口这边,港口里面停泊上了几百艘大船,都是前往黄金洲这边的。”

    “……”

    大明的民间对于这一次的大胜那是高兴不已,天津、京城这边甚至于有商人拿出了鞭炮和烟花来庆祝这个胜利。

    第一次,大明为了他们这些商人出兵,为他们这些商人出头,狠狠的教训了倭国,让他们明白,在他们的身后,还有强大的大明。

    当然真正让大家欢欣鼓舞的还是因为这一次打赢了倭国之后,这前往倭国经商也好,还是前往黄金洲这边发财也好都有了安全保障。

    原先还要担心倭国这边会不会洗劫大家的商船,会不会对大家征收重税,现在完全不用担心了,大家可以放心的去投资,放心的去倭国这边经商,去黄金洲这边挖黄金。

    有了这个条约,以后倭国的市场彻底对大明开放,投资了商行,有了海船的人,新兴的资本家,大明的商人等等,大家都可以从中收益。

    自然而然,在京津地区这里,自然是一片叫好声。

    ……

    京城一处别院当中,几个御史、翰林聚集在一起,一个个看着手中的大明早报,看着上面的内容。

    “岂有此理,简直斯文扫地,这样的条约,我大明和禽兽何异?”

    “我大明和那些蛮夷又有什么区别?”

    “倭国杀害我大明商人确实是不对,但这是因为倭国不识教化,不懂仁义礼智信,我们应该做的是向他们传授孔孟之道,传授仁义之道,而不是这样兴师问罪。”

    “这大军压境之下,逼着倭国签下城下之盟,这样的条约,简直就是丢人,简直将我大明泱泱大国的气度丢失的干干净净。”

    一个御史非常气氛,显得非常生气说道。

    “是啊,倭国是我们大明的藩属国,我们是大明的宗主国,这宗主国就该有个宗主国的样子,藩属国犯点小错误,应该宰相肚里能撑船,宽宏大量。”

    “征收重税算什么,死几个商人而已,商人尔,士农工商,商人排在最后,商人不事生产,低买高卖,投机倒把,死不足惜。”

    “为了区区这点小事,竟然兴师动众去讨伐我们的藩属国,这实在是丢人,将我们大明的脸面都丢光了。”

    “晚上回去我就写参本,我非要好好的参一参英国公、破虏候杨云,还有这个刘晋和王守仁,他们损我大明威严,丢我大明上国的脸面,让我大明在藩属国面前失去诚信,就该让他们回家养老去。”

    “算我一个,我晚上回去也写参本,这样的条约,他们竟然还有脸在大明早报上面刊登出来,这要让其它的藩属国,像朝鲜、安南、暹罗等看到了他们又会怎么想?”

    “以后还有谁会对我们大明真心的臣服,谁还会尊我大明为宗主国?”

    “写了也白写,而且陛下肯定会不高兴的。”

    “现在军权掌握在那些武将勋贵们的手中,他们哪里懂孔孟之道,哪里知道仁义之道?”

    “唉~”

    “陛下现在被小人懵逼,亲小人远贤臣,长此以往,国将不国。”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