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若是别的官员,皇帝早就怀疑上了。

    皇帝信任他,他在朝中官员心中又有威信,所以皇帝才选择他带领大臣们捐款。

    大臣们无论愿不愿意,知道在这节骨眼上,又看在秦清风的面子上,不论愿不愿意都慷慨解囊。

    秦清风,人如其名,两袖清风,是个清官,连他都把家底捐出来了,家里的夫人叫苦不迭,这事也是闹得众人皆知,大臣们哪有脸不捐。

    皇帝心里自然有本账,每个官员要捐多少,他都有一个数,在秦清风的把控下,依照他对大臣的了解,具体的数字也差不离。

    大臣们都捐了,但有一个人却丝毫没有动静,那就是太子。太子生活奢侈,东宫里锦绣成山,金银铺地,连两位侧妃都过着极其享受的生活。

    这些事大臣们早有耳闻,自然也是他们自己人传出来的。他是太子,平日里也就罢了,可眼下大家都捐银子,他不捐就说不过去,他应该做大臣们的表率才对。而且喊着国库空虚,他为何能这么奢侈,说明他根本不把国事放在眼里,还能做太子吗?

    秦清风也早就看不惯太子,太子前几年背着正人君子的好名声,如今看到没有对手,他的太子之位稳固,就肆意妄为起来,又是好女色,又是奢靡无度,他就默许大臣们上书谏言,请求废太子。

    几位重臣默默在皇帝议事的诤谏殿外跪了许久,皇帝在殿内沉默许久,废太子说起来容易,如果真的废了就会让朝廷产生动荡,会出现很多他无法预知的状况。太子之位空悬,势必有别人觊觎,朝臣们又会重新划分势力,所以朝堂会生出许多事端。

    而且太子怎能在臣子的威逼下说废就废,他皇家的威严何在。

    但是除了大臣们,外面的百姓也听说太子奢靡,平民百姓最听不得的就是官员腐败、奢侈,因此一时间怨声载道,宫门外时常会聚集许多人也喊着废太子。

    皇帝不得不重视,让跪着的几位老臣先回家去,他会慎重考虑这件事,给大家一个交代,老臣们也不能逼得太过,就回去了,等着皇帝给个说法。

    皇后听说要废太子,她第一个坐不住了,大臣们一离开,她就让人来请皇帝,皇帝知道她想说什么,就迟迟没有动身,皇后就干脆提着补汤,做了个探望皇帝的样子,自己在诤谏殿外站着等。

    皇帝无法,只能出来见皇后,在殿内喝了她亲手做的虫草乌鸡汤,皇后等他喝完就跪在地上请求:“皇上,别的臣妾都不多说,废太子的利弊皇上比谁都清楚,所以臣妾请求不要废太子,否则就让臣妾去看守祖宗的陵园。”

    她这是明目张胆地跟那些大臣对着干,但为了太子,她愿意如此。

    皇帝正好也没个台阶下,皇后此举就把台阶递到了他脚下,第二天上朝的时候,他就拿这件事想堵住大臣们的嘴。

    “各位爱卿,废太子不是说废就能废的,后果你们难道没想过?”

    秦清风一派就站出来说:“太子应该选取有德有能的人才能让臣子和百姓顺服,而且德还要排在前面,可如今的太子呢,德行有亏,怎能让人信服,这是对社稷不利之事。”

    邱丞相一派的就说出了皇帝的心声,“如果废太子会让朝堂动荡,那些请求废太子的未必没有私心,想打破现在平衡的局面,扶持新的势力。”

    这些话说得就危险了,一般的大臣也就不敢再发声,皇帝心里也舒了口气,在一旁敲打几句,就有更多反对的人不敢说话。

    可秦清风不是一般的臣子,他最后站出来跪着向皇帝陈情。

    “一定要废太子不可,边关战事如火如荼,正是最紧要关头,可太子只顾着自己享乐,不关心国事,根本不把边关为国献身的将士放在眼里,他这正是不爱护臣民的表现。眼下就如此,以后登基了怎能堪当大任,把国家放在他手里皇上能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