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如此厚的板甲,它的重量也很是喜人。

    士兵们背负着如此重的铠甲作战,战争时的机动性和持续性就会变得非常糟糕。

    欧洲人在进入近代之前的战争规模一直不大,对军队的机动性要求也不高,战斗的持续时间也不长。

    所以板甲的这一严重缺点还算是可以接受。但东亚就不同了,战争的规模不但大的多,而且战斗的持续时间也要长的多,经常需要士兵们进行长距离的机动。

    面对东亚地区的战争形式,板甲的缺点完全暴露出来了。

    一直等到人类的冷锻技术和优质钢铁出现后,板甲的重量才开始减轻。

    但这个时候整个世界已经是火药武器的天下了。

    实际上现在保留下来的制作精美,防御力强大的板甲大多是18/19世纪的产品。

    这个时候其实已经没有什么实际作战的价值了。

    事实上也确实是如此,如今保留下来的板甲主要就是作为装饰和礼仪之用而已。

    陆远判断武士俑身上的板甲应该是受到了3-6世纪五胡铠甲的影响。

    陆远细细查看武士俑身上的板甲,很快他就证实了自己的推测。

    板甲上的装饰物,明显就是诸夏传说中的神兽。

    “看来哈利的研究是对的,扶桑国真正所指的就是特奥蒂瓦坎,而不是明清时所认为的倭奴国!”

    陆远忍不住叹了口气,“难怪倭奴人和一些历史爱好者常常说崖山之后无华夏,甲申之后无中国!”

    如果从文化上面来看还是有一定道理的,崖山之后,大量的诸夏精英死去。

    不但导致国家的灭亡,更严重的后果是文化出现了断层。

    各种典籍和宝贵的知识都因此失传了。想到这些陆远不由想到了《四库全书》。

    满清时期以修四库全书为名,销毁了整整70万册古籍。3000多万份资料。

    不但如此,几乎所有流传下来的典籍和历史资料都在乾隆的授意下,由纪晓岚等人进行了大规模的篡改。

    如果没有这些,如今的诸夏会不会不一样呢,诸夏复兴的道路是否能走的更顺畅呢,诸夏人的自信心是否会更强呢!

    可惜这些都没有办法更改了,陆远现在只希望能够尽量找寻回地球曾经存在过的各种文明的知识和技术。

    希望能够通过这些助力人类的发展,尽量避免现代人类走上毁灭的道路。

    陆远感叹了一番,又把目光转向了西北角的武士雕像。

    这名武士身上的铠甲其东方元素就更浓了。

    他身上穿的是一件典型东方式的凯甲。从型制来看应该是两裆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