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黔省铜仁。

    陆远这一次的目的地就是铜仁江口区的梵净山。

    陆远对江口其实并不陌生,他最好的朋友之一就生活在江口。而且他自己也多次来过江口。

    不过这一次陆远并没有与自己的朋友联系。因为他不知道该怎么跟朋友解释。

    在经过一番思考后,他决定自己先去梵净山探索。

    等事情做完了再与朋友联系,再去朋友家做客。

    在心中做了决定之后,陆远没有前往江口县城,而是直接在铜仁坐车前往了梵净山。

    在车上颠簸了一个小时,陆远终于来到了梵净山的山门。

    对梵净山陆远同样不陌生,这已经是他第四次来到这里了。

    梵净山是云贵高原向湘西丘陵过渡斜坡上的第一高峰(山脚到山顶落差达2000米),是乌江与沅江的分水岭,也是横亘于贵州、重庆、湖南、湖北四省(区)的武陵山脉的最高主峰。

    他也是西南一座具有20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山。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梵净山就属楚国“黔中地”,秦朝属“黔中郡”,汉代属“武陵郡”,以后一直是“武陵蛮”崇拜的神山、圣山。

    梵净山是中国黄河以南最早从海洋中抬升为陆地的古老地区。

    梵净山在漫长的地质岁月中,经历了多次构造变动,中生代的造山运动,把该地区卷走了鄂川湘黔侏罗山式褶皱带。

    由于构造控制,尔后一直处于强烈的隆起区,拔地而起成为武陵山之巅。

    梵净山周围一带的岩石,是陆向裂谷盆地-红海型新生洋盆地火山沉积岩系;山麓和山顶部分主峰保存的同是上元古宇板溪群-下江群波动陆缘碎屑沉积。

    梵净山原本是有名的道教名山,宋代时佛教已正式传入梵净山。

    北宋初年,在该山西麓的思邛县兴建了贵州省较早的一座寺院——西岩寺。

    明初,明朝政府在梵净山地区开采朱砂与金矿,派有官员督办。

    由于梵净山风光神奇,佛教于是兴盛起来,成为僧众向往的“梵天净土”,故正式得名“梵净山”,民间则称“大佛山”。

    世界最大弥勒金佛如今就供奉在梵净山。

    不过在陆远查阅到的资料中上古时期梵净山的神话传说更多。

    尤其是武陵蛮一直称呼它为神山和圣山。

    在一些野史中记载,武陵蛮曾经见到过神降临此山。

    也正是降临的这些神的庇佑武陵蛮在免于被夜郎国人灭族。

    陆远达到梵净山山脚之后,就离开了人群独自行动起来。

    他在找到一个无人的地方后,就独自进入了大山之中。

    一路上陆远见到了不少珍惜的野生动植物。

    其中最有名的就是黔金丝猴和珙桐。

    陆远进入大山不久就见到了一条小溪,不过为了防止被人发现陆远并没有进入小溪。

    因为梵净山其实现在保留下来的原始森林的面积已经非常少了,而且因为旅游开发的原因,山中不时也会看到一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