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说法是伏羲画八卦于卦台山,据说甘肃天水和河南还有伏羲画卦台。

    卦台山又名画卦台,相传为伏羲氏仰观天文,俯察地理,始画八卦的地方,处于三阳川西北端,现辖于麦积区渭南镇。

    当然,很多现代学者并不相信这些,而是认为是后人把一些发明托于古代名人。

    另外1979年在江苏东部海安县青墩遗址出土了八个六爻的数字卦,历史学家们认为它是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

    不过在远古那种人口稀少、部落林立、交流工具很差的环境里,文化传播到遥远的江苏东部,需要漫长的过程。

    第二种说法是张政烺的筮数多步演化出八卦论。

    其文《试释周初青铜器铭文中的易卦》研究二十世纪出土的一批数字卦,认为先有大量筮数(数字卦),后简化成几个筮数。

    战国时期再由这些少量的具体数值简化成(由一、六两个数字表示的)二元奇偶数符(才有数符化的八卦)。

    战国末期至秦汉再演化为(后世通用的)抽象的二元阴阳符号(才有阴阳化的八卦),阴阳哲学观起源很晚。此论与某些古籍的记载矛盾非常大,不过正因为如此它的影响力同样也很大。

    第三种则是刘林鹰的天文六卦演化出八卦论。

    他的《易学起源之谜新解》阐述六卦体系论,认为卦产生于天文学家圭测工具的预测活动。

    初期的卦是六卦体系,没有坎卦和离卦,后来演化出八卦体系,其重要证据是六卦体系(如三阴三阳)是中医学的主干性理论,不是八卦能解释的,而且六卦体系里的月卦等在《归藏》《易经》有残迹。

    其后来的论文《商周数字卦之用六象筮法考》,否定易卦源于筮数论,论证四象性大衍筮法在东周占统治地位之前的数千年。

    易的卜筮是用六象筮法,复杂的筮数只是六象的用数及其变化等,阴阳六象本质上是六卦,即:六卦生八卦曾是漫长的卜筮历史,抽象阴阳观起源非常古远。

    传统的研究认为这三种说法所含论证力相对较大,此外有多种看法。

    刘珏1946年提出圭影说,认为八卦源于土圭记录日影。

    冯友兰认为八卦由模仿占卜的龟兆而来,是标准化的“兆”,类似说法还有屈万里的易卦源于龟卜论。

    李镜池认为古人用结绳方法记录占筮之数,后衍化为八卦,此说的来源是臆测八索这个古书名。

    汪宁生的八卦源于彝族雷夫孜。黄懿陆则认为易卦源于先越人后裔壮族的鸡卜文化。

    思考研究了半天陆远也没有弄清楚这个八卦与周易八卦有什么不同。

    不过收获也不是没有,从现有的情况来看,这座建筑物的历史不会低于5000年,再加上他自身的经历。

    陆远由此断定八卦的来历反而是第一种更有可能。

    后面的那些关于八卦起源的说法,首先在时间上就对不上。

    不过陆远也不打算公布这些了,如果真的公布这些,那可是会砸了很多人饭碗的。

    一时之间也弄不清这里的八卦和太极图的来历,陆远索性放弃了研究。

    舒展了一下身体,陆远开始仔细研究起这座建筑物本身。

    陆远这时发现这种建筑的材料竟然完全是人造的,它们与现代的混凝土类似,不过各方面都完全碾压混凝土。

    陆远取下一小块建筑材料交给智能管家之后,继续在建筑物上进行搜索。

    至于建筑物内的那群鲛人反而被他遗忘掉了。

    没过多久,陆远在建筑物上再次发现了一个不错的东西。

    这个东西是两具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