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道开始在各地摧毁其它各种鬼神庙宙。

    并且把全国划分成了三十六功都,并制作了神印。

    五斗米道的快速发展引起了东晋和五胡的注意。

    各国开始默契的镇压五斗米道。

    眼看形势不利,孙泰准备提前起义。

    可惜在起义的前夜发生了意外,孙泰居然被东晋朝廷给杀了。

    一时之间五斗米道的三十六功都们谁都不服谁。

    群龙无首之下,起义之事只好搁置。

    孙泰死后,他的侄子孙恩逃到了海岛上,继续潜伏准备发动起义,建立梦想中的地上天国。

    这一等就是十几年。不过机会总算还是来了。

    399年,东晋实际统治者、晋简文帝之孙、会稽王太子司马元显下令征发江东八郡“免奴为客者”,以充兵役,结果引起骚动。

    孙恩趁此机会便率领百余人登陆,与各地的教徒汇合之后很快发展到数万人,并且攻陷了会稽。

    这时,各地应征的奴客和广大破产农民纷纷响应;占有奴客的江东八郡地主因利益受到损害,也乘机“一时俱起”。

    江东八郡很快为起义军所占有。东晋政府见起义军声势浩大,急忙派北府兵前往镇压。

    为了避免损失,孙恩率领群众二十多万人退回海岛。以后,孙恩先后三次登陆,大败晋军,曾兵逼建康。

    在孙恩发动起义之时,五斗米道的各大功都也在各地发动起义进行响应。

    起义引起了当时各国的极大恐慌,各国纷纷联合起来镇压五斗米道。

    北方地区的起义很快就被五胡联合绞杀了。

    在南方东晋的孙恩,则一直在与东晋交战。

    402年,孙恩最后一次登陆,在进攻临海时,不幸失利。

    走投无路之下,孙恩选择了投水自杀。

    孙恩死后五斗米道仍然号称有戴甲十万,实力仍然很强大。

    经过一番争斗孙恩的妹夫卢循获得了最高指挥权。

    在卢循的率领下,五斗米道的大军继续转战各地。

    404年,卢循率领义军由水路占领广州。

    402年春,占据长江中游的桓玄兴兵作乱,攻入建康,杀司马道子、司马元显父子和北府兵将领刘牢之等,掌握东晋大权。

    次年,桓玄称帝,国号楚。又次年,刘裕讨灭桓玄,东晋政权落到了刘裕手中。

    410年,刘裕率军北进,攻击南燕,后方空虚。

    卢循乘机从广州出发,分两路北伐,起义军直逼建康。

    根据史书记载,当刘裕率军南下镇压时,卢循接连战败,最后被刘与裕的大军包围在了海岛上。

    经过长达半年的大战,岛上食物己经消耗殆尽。

    卢循下令徒众投降,而他自己则选择了蹈海而死。

    卢循死后,以五斗米道为首的道教开始了彻底的改造,后来慢慢发展成了如今的多神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