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挑教德国概论的王教授的刺,俩人差点没打起来。”

    “这事儿我怎么不知道?”

    “你知道什么?你知道哲学系黄师姐参加舞会从来不穿内衣。”

    “粗俗!”

    孟晓骏说道:“这是重点吗?我们现在就想知道那个人是何方神圣。”

    王阳抓着他的肩膀,语重心长地道:“孟晓骏,这个世界上总有一些天才是你高不可攀的,我觉得这种时候最好的做法就是认命。”

    说完这句话,他一甩优雅的长发,走了。

    孟晓骏愣在原地,看着就差喊他无聊的王阳的背影,想说点什么,却又不知道怎么张口。

    他会认命吗?当然不会,这个世界上谁都可以认命,他孟晓骏不会,因为他是要去改变美国,从而撬动世界的人。

    ……

    孟晓骏家学渊博,小时候爷爷和父亲给他的第一份礼物都是英文词典,所以要说英语,算得上外语系里数一数二的人。

    这不仅仅表现在口语有多标准,词汇量有多丰富,更来源于他读过的各种英文书籍,那些先进思想,那些异域风情,那些新鲜名词和解释带来的认知观,可以让他在看待问题时比同龄人更加超前。

    于是,他当仁不让地成了读书会的组长,他最喜欢做的一件事就是向组员们推荐那些自认为小众却很有思想的书,比方说卡耐基。

    当然,这种提升逼格的事频率不能高,因为在座的没有几个人可以跟上他的节奏,甚至很多人连用英语进行日常对话都困难。

    读书会嘛,还是要想发设法提高组员的成绩。

    良琴打量一眼方桌左右面对面坐着的两个人,伸出一根手指:“第一题。”

    孟晓骏说道:“progress。”

    成冬青想了想,带着浓重口音说道:“passive。”

    良琴伸出第二根手指:“第二题。”

    孟晓骏道:“hope。”

    成冬青道:“despair。”

    “idealism。”

    “realism。”

    “achievement。”

    “failure。”

    “……”

    两个人越对,方桌周围的人脸上的笑容越灿烂,那当然不是为同伴的进步而高兴,是因为成冬青的口音……简直了,像舌头没有捋直一样。用小胖的话来形容,这叫日式发音,得亏他一个乡下小子能够无师自通。

    读书会经常会举办这种词语接龙活动,有时候是正反义对词,有时候是首位字母接龙,有时候是汉语意思接龙,目的是为了检验组员的词汇量以及反应力,总之这是一种能够提高全组英语水平的小游戏,深得大家喜爱。

    最终,成冬青在回答“君子”的反义词时没了主意。

    “虱子”这是孟晓骏给出的答案。

    良琴特别高兴,因为成冬青虽然口语很差劲,但是笔试的分数并不低,尽管谁都知道论词汇量绝对不可能是孟晓骏的对手,可是看着心上人在读书会上把他虐得找不到北,依然会压抑不住内心的激动开心鼓掌。

    孟晓骏不一样,脸上没有任何得意流露,因为面对农村学子成冬青,他毋庸置疑会取得胜利,这没什么好骄傲的,其实他真正的目标是另一个人,一个站在窗边,望着他家后院小花园沉默不语的人。

    读书会不是设在学校活动室举行,是开在他的家里,是,林跃之前有答应参加他的学习会, 不过正式参加还是第一回。

    “林跃,你在那儿看什么呢?”

    林跃没有回头:“看落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