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面加强中央集权,一方面分化文臣武将,一方面大兴文字狱杀富绅士族敛财,一方面拉拢抚恤平民以安内,一方面准备大规模战争,这家伙究竟有多心急呀。

    他们当然不知道,林跃在《绣春刀》世界的时间已经所剩无几,他必须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搞定鞑子。

    有人佩服他的大手笔,自然有人说风凉话,大明皇权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被文官集团大幅削弱的呢?答案是土木堡之变。

    明英宗率军北伐,结果自己给瓦剌抓了,难不成这位崇祯帝登基才两年时间就想重蹈明英宗的覆辙?

    关键是正统年间大明国力强盛,现在呢?

    到了十月初,“崇祯帝”为数名宪兵营出身的心腹太监赐尚方宝剑,派往遵化、三屯营、蓟门、三河等地,满朝文武没人知道他们去干什么,但是从那以后皇帝不早朝了,政务全交给司礼监和接受过天子思想指导的博学监太监处理,俨然形成一个宦官内阁。

    直到十月中旬大臣们才搞清楚“崇祯帝”的去向------京师禁军数万,只留下2000多人驻防,剩下的人全被“崇祯帝”拉出京城,进入燕山、南海子、西郊等地训练。

    将近十月下旬,一则“崇祯帝”在演练途中坠马受伤,已送回紫禁城医治的消息传遍京师,一部分禁军由燕山、南海子、密云等地返回,这从侧面证明了消息的真实性。

    那些因为“崇祯帝”这几个月“倒行逆施”积攒了满腔怒火的文臣后代拍手称快,纨绔圈儿喜庆得像过年一样------想要改变当前局势,北伐建奴,结果呢?自己从马背掉下来摔伤了,还真是出师未捷,哦不,他连师还没出就病了。

    ……

    时间来到十月二十九。

    山海关总兵府。

    督师袁崇焕在大厅里来回走动,虽然背着手,一副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样子,但是了解他的人都知道他很慌,慌得不行……

    他怎么也没有料到,皇太极绕过了关宁锦防线,取道蒙古,然后向南,于十月二十七攻破洪山口、大安口长城防线,进逼三屯营、遵化两座军事重镇。

    不久前他命属下赵率教领兵驰援,希望赶在皇太极占领遵化前稳住局面。

    赵率教嘴上说一定完成任务,但是事情真会如预期般顺利吗?

    他有一种非常不妙的预感,就刚才的作战会议,祖大寿、吴襄等人说的话也很有道理,皇太极方面不知投入兵力多少,目标是何,如果将关宁军主力一股脑送过去,关宁锦防线势必兵力空虚,真要中了敌人的调虎离山计,后果就严重了,可如果不早作准备,万一皇太极玩真的,攻下三屯营、遵化后西进,那么京师……

    听说这一年来,皇上加强了禁军的训练,但是那些人怎么可能与后金铁骑对抗。

    不过以当前情况,也只能是随机应变,总之先摸清皇太极的路子再说。

    “报……”

    便在这时,耳听得外面传来一道带着三分急切七分惶恐的喊声,一名亲随小跑入内,半跪在地抱拳道:“督师……皇……皇……”

    “慌什么慌,想好了再说。”

    他身边的亲随那可都是打过仗见过血的,什么时候像现在这样惊慌失措过。

    “督师,不是慌……是皇上,皇上来了。”

    皇上?

    袁崇焕闻言色变。

    皇上不是摔伤了腰,一直卧病在床吗?怎么可能会来山海关。

    “你给我再说一遍。”

    亲随刚要复述,猛听得外面脚步声响,一个身披甲胄的年轻人由外面走来,身边还跟着四位带刀护卫,从浑身散发的气势来看,至少杀过几十人。

    “袁崇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