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光明港琼茶馆,最多也就是二里地的样子,步行十多分钟就能到。”

    说话间,前面的人就站住了脚,仓姑寺茶馆就在路北边。其实这时候也不过才沿着这条小巷向里走了二百来米的距离。

    砖红色的二层藏族小楼的正面挂着一个黄色的牌子,上面用红颜色的藏文和汉文写着“仓姑寺茶馆”。

    推开门进去,里面的人并不算很多,但全都是藏胞。

    央吉她们开始熟悉的点饭菜。老刘看了看价格也不算贵。

    一壶两磅的甜茶才八块钱,酥油茶也是同样的价格,牦牛肉馅的藏包一块钱一个,泡萝卜一块钱一碟,至于糌粑,一大碗三块钱。

    这里当然也有藏面,还有凉粉酸辣粉,也有炸土豆。

    楚倩喜欢喝甜的,于是她点了一磅甜茶一磅酥油茶,还点了藏面和炸土豆。

    其他人也都纷纷点了要吃的东西,最终自然是老刘这个老板付账。

    既然是“团建”,哪能让员工们出钱?

    老刘点了十个牦牛肉馅的藏包,包子个头不大,但味道很纯正,最起码挺合老刘胃口的。他还点了一份酸辣粉,楚倩把她点的酥油茶给老刘到了一杯。

    这酥油茶看着就很不错,咖啡色的茶汤上面飘着油花,看起来很浓稠。

    楚倩喝了一小口,双眼顿时就弯成了月牙,“你快尝尝,这酥油茶真的很好喝,我觉得不比扎西达瓦的阿妈做的酥油茶差。”

    看到女友如此开心,老刘也端起杯子喝了一口,香浓中带着一丝丝的腥膻味道,确实很地道。

    唯一有些遗憾的就是这酥油茶是甜的,不过也不是不能喝,大不了喝一杯就不喝了。

    就着酸酸的泡萝卜和酸辣粉,老刘一口气吃了十个藏包,感觉没吃饱,又要了五个……

    茶馆中的觉姆们也在忙碌,她们一边念经,一边忙着熬酥油茶、和面蒸包子,还有忙着削土豆炸土豆的,看起来别有一种韵味。

    一顿早餐花了老刘二百多块,但十一个人都吃的心满意足。

    出了茶馆,老刘叼着一根烟开始在小巷中溜达,这时候的人也渐渐多了起来,但大都是穿着藏族传统服饰的藏胞,外地游客的数量并不算很多。

    这些藏胞都是去八廓街转经的。

    穿梭在弯曲而狭窄的小巷中,耳边听到的都是听不懂的藏语,还经过了一个检查站,老刘他们终于是来到了传说中的八廓街。

    “八廓街在我们藏语的意思中就是‘中转经道’的意思,这条街就是围着大昭寺建起来的。现在我们转经都是绕着八廓街转的。”扎西达瓦在老刘身边解释。

    此时八廓街上已经有很多藏胞在转经,有的是手持转经筒沿着宽阔的八廓街以顺时针的方向走动,一边走一边转经诵经。还有一些藏胞则磕着等身长头在虔诚的朝拜,还有一些上岁数的老人可能是走累了,正坐在街两侧的连椅上休息。

    南边这一段街叫八廓南街,街边还停着不少的警车……

    在老刘欣赏这里的时候,扎西达瓦和他的两个姐姐以及旦增旺姆、格桑拉珍一样,拿出了自己的转经筒开始和那些藏胞一样围着大昭寺转了起来。

    他们要先顺着八廓街绕几圈,然后再进入大昭寺朝拜。

    大昭寺属于寺庙,藏胞大都是信徒,所以藏胞进大昭寺不要钱。藏胞就算是去布宫和罗布林卡,也只需要花两块钱购买专门的藏胞票就行。

    不过老刘他们要是进大昭寺的话,哪怕现在是淡季,也是八十块钱一张票。

    “进去不进去?”老刘问楚倩。

    楚倩摇了摇头,“我对宗教信仰这方面不感兴趣,在外面转转就行了。”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