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年轻人搞得这些事情,除了餐饮业之外,其他的几个产业都是严密与当地牧民合作的项目,互助公司是整个产业链的最上游,出产的牧草是一切的基础。而生态牧业则会把这种合作模式的利益放大到最大,不仅为投资者带来足够的收益,同时也会惠及周边众多的牧民。

    从这方面来看,眼前这个年轻人所做的这一切是真的在带动当地牧民共同富裕,强力的拉动了当地的经济。

    至于温泉湖水电站虽然不是属于这个合作模式中的,但这却是更基础的能源问题,同样惠及了周边甚至更远区域的牧民。

    而当领导们视察了移民新村后,一个完整的宏图其实已经呈现在了诸位领导的面前。尤其是在听刘墨昂讲述了俄八措这边对于人口的需求之后,领导就知道该如何从哪方面对这里进行支持了。

    “领导,如果让我来规划的话,我会把移民新村这边当成是俄八措的中心。在这里不仅有幼儿园、小学、中学,我还打算在这里成立一个土特产交易市场,依托来这边的游客,尽量的把当曲卡县的虫草、贝母、牦牛肉、酥油等当地土特产的名气打出去,争取为县里创造一个名牌!另外,如果政策允许的话,我会出资在这边建立长途客运车站、超市、卫生院等一系列的配套措施,如果有可能的话,我还会尽量吸引一些企业过来在这边安家落户,争取把俄八措打造成为念青唐古拉峰山脚下的一个名牌小镇!”

    刘墨昂可不会在这个时候再谦虚了,眼前这三位可都是真正的大领导,这时候不要政策啥时候要?

    这时候再藏着掖着的,那简直就是浪费了这么好的机会!

    几位领导都暗暗点头。

    或许在资金方面无法给予眼前这个年轻人太多的支持,但在政策方面完全可以适当的倾斜一下。

    毕竟如果俄八措小镇真的能够如同这个年轻人所说的那样被打造出来,这也是高原的一张新名片,更重要的是,如果这能够形成一个成功而且可以复制的模式,那对于高原的发展就太有利了。

    高原这边的自然条件太恶劣,世界第三极的称号不是白叫的,所以要想让高原这边快速发展起来,下面成功的发展模式或者办法在上面不见得就能适用。

    高原的恶劣自然条件是那些沿海省份成功模式在高原这边复制的最大障碍,而且还是堪称无法逾越的一道天堑。

    在沿海省份或者其他低海拔的省份,只要有资金那基本上都能发展起来。可是在这边,光有钱是远远不够的,你必须要找到一个能够充分施展钞能力的模式。

    而很显然,眼前这个年轻人已经找到了这种模式。

    就拿俄八措来讲,要想把这个偏居一隅的小村子发展成目前的状况,让数百牧民跟着一块共同富裕,而且还是持续而长久的富裕,绝对不是往这里投入十几个亿就能办到的。

    或许你往这里砸下十几个亿可以让这里的藏胞在几年内发财,但以后呢?如果没有一个可以持续发展的好模式,那么当投资的红利吃完之后,剩下的就是一个烂摊子……

    而像刘墨昂搞出来的这个发展模式,显然就是一个非常好的可以持续性发展的模式。

    先依托餐饮旅游业吸引游客,让俄八措从以前籍籍无名的小村落变成了一个众所皆知的网红景点。

    有了名气,再投入有限的资金搞最基础的牧草种植,当种植的牧草足够养活大量的牛羊之后,再投入巨资搞这种牦牛产业园,和外面的商人合作开拓市场,并对牦牛进行深加工,彻底挖掘牦牛身上的利益,从而打造出一条集养、宰、深加工、销售为一体的产业链。

    而在这个过程中,当地的牧民也是这条产业链中的深度参与者,然后当地牧民就可以依托这条产业链获取更多的利益。

    今天在场的这几位都是高屋建瓴的领导,他们在转了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