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路跟在师兄的身边,路过的同门师兄师姐们也会惊奇的看两眼。毕竟哪有课业的时候到处乱跑的。也有几个和师兄打招呼问“大师兄走哪里去?”师兄也只是笑着说“有点事。”

    直到走到宗门门口,驻守在宗门门口的王长老看了我几眼,又皱着眉头看着师兄,师兄不停的解释着“我会照顾好嫣儿的。会注意安全的。嗯嗯,放心吧。我们很快就回来。”反复说了好几次才说动了王长老,这才让我们离去了。

    宗门慢慢的消失在我的视线范围之内,顿时感觉空气都清新了不少,蝉鸣也没那么烦躁了,我就忍不住说了句“终于出来了!”深吸了几口气,又忍不住笑了好半天。

    等我笑累了才看见师兄看着我的表情很复杂,有种,在看傻子的感觉。他叹口气问“有这么高兴吗?”

    “一直在宗门关了几个月了,总是闷得慌嘛。师兄我们去哪儿?”

    “山下刘阿婆家的柴火应该用完了,她腿脚不便,家里又只有一个小孙子,去帮她捡些柴火回来。”

    “哦哦,那走罢。”

    下山的时候比较早,天气也还好。太阳懒洋洋的挂在天上。初秋的季节,山顶却还是有细碎的蝉鸣发出小小的“吃啦”“吃啦”的声音,也不觉得腻味,倒是和踩在青石板的声音合成了奇妙的音律。

    我跟在师兄的斜后方比他慢半步。一路上总是说那些有些没的特别零碎的小话题。什么“宗门的包子挺好吃”“粥有时候是不同的味道诶!”下山的路途其实并不算太短,我却觉得很快就过去了。

    村落就在山下,山下是很平坦的土地,一块一块的分成了田地,上面种满了各种菜。

    “小凌啊,你来啦!”“哟,小凌下来啦?”那些忙着种菜的婆婆爷爷和师兄打招呼“我看你瘦了不少。这里几条黄瓜拿回去吃吧?”

    “没有没有,其实我觉得我自己看着还胖了不少。”

    “你还怪讲礼哩。”

    一众的婆婆爷爷一起笑起来。

    我们往前走着又听见有人在叫“凌哥哥!凌哥哥!”一群小孩子过来抱住师兄的腰,一定要听他说平日里在宗门的日子,然后他们又会露出向往的眼神。

    我倒是觉得师兄在一群孩子中间,像个孩子王。好不容易他打发了一众孩子,却又看见我在笑,便将眼神撇了过去。

    村子并不大,没走一会儿就到了一个特别破落的屋子,门口坐着的刘阿婆不停的咳嗽着,手上在理菜。一个小孩子坐在她的身边,安安静静的坐着,手上也在帮着刘阿婆理菜叶子,完全没有五岁左右孩子该有的活泼。

    “刘阿婆!”师兄这样叫着,忙拉着我走了过去,在刘阿婆面前蹲下下来,对着刘阿婆笑。

    刘阿婆盯着师兄看了好半天,惊奇的说着“寒风下来了啊!饿不饿?”

    “寒风不饿。我记得阿婆家里的柴火快用完了吧?”

    “嗯。哎,以前麻烦天佑,现在又麻烦你这孩子了。对了天佑那孩子呢?”

    我看着师兄的眼睛一瞬间黯淡了下来,又很快说着“师兄他去历练了,还没回来呢。前些日子写信回来还问你好不好哦。”

    刘阿婆咧嘴笑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