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是。”

    徐庶这几日也一直在处理粮饷的事情,听闻张佑寻他议事,也是放下了手中的活计,来到了张佑身边。

    张佑直言道:“元直,貂蝉有喜。”

    作为汉末的本地人,徐庶对这个话题就敏感的多的多。甚至不需要过多的思考,就明白了其中的关键。

    “消息可靠?”

    “应该不假,糜竺没有理由骗我。”

    徐庶沉吟了一番后,终于再次开口:“这未尝不是一件坏事。”

    张佑眉头一挑,问道:“何解?”

    “若貂蝉怀的女娃,自然无碍,若是吕布有子,到时我们羽翼已丰,倒也不需要过分仰仗于他。”

    听了徐庶的解释,张佑缓缓点头。

    他被封禅二人蒙住了头脑,其实细想之下,他与刘封还是有很大的不同之处的。

    刘封的一切势力建立在刘备身上,加上他在素来与刘备手下的众将亲近。

    如此一来,他势必会成为刘禅即位的最大阻碍。

    而自己并非如此,此前因为宋宪一事,他并未与吕布手下任何一人有很深的牵扯,况且他也只是借着吕布的名头打自己的江山,与吕布的势力牵扯并不深。

    即便是吕布要为接下来的儿子开道,也不必非要拿张佑开刀。

    徐庶犹豫了一番,继续说道:“主公莫怪,我所言并非坏事,其实也并非虚言,温侯如今虽贵为一方诸侯,但名声着实有些差了。”

    张佑自然是知道徐庶说的是什么,三姓家奴这个称号,足以将吕布钉死在无义的羞辱柱上。

    细看之下,其实不难看出,无论是吕布本人,亦或是张佑手底下的人,除了陈宫之外,没有一个名仕。

    即便是陈宫,也是机缘巧合之下才投靠的吕布。

    当然,若是放在后世,徐庶是够得上名仕的称呼的。

    可别忘了,张佑收服他时,他仅仅只是一个在逃的杀人犯。

    这个年代,名声是很重要的东西,若是放在一个名声好一些的诸侯头上,或许此刻糜竺已经在自己手下为自己做事,或许彼时的世家之乱根本不会爆发。

    吕布没有名声,顺带着,身为继承人的张佑也不会有。

    很难招揽名仕,是张佑继承吕布衣钵所要付出的代价。

    而在这一点上,无论是曹操、刘备亦或者孙权,都做的出奇的好。曹操礼贤下士自不用多说。

    孙权也开了招贤馆。

    而刘备,更是靠着这一点才能跻身三国之一。

    君不见为诸葛亮他三顾茅庐。

    君不见为收服赵云他二人抵足而眠。

    君不见桃园结义之举将关张二人系上了自己的战车。

    林林总总,无一不显示出刘备对人才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