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陵招点兵他还是不介意的,即便是到时候打陈登的时候收拢的俘虏,给他一些也无大碍。

    如此一来,自己也总算尽了一些责任,但河内对张佑来说,依旧是太过危险了一些,夹在曹操与袁绍中间,想想日子就好过不到哪里去。

    “可是”吕布刚刚想开口,陈宫接着说道:“单单有兵自然是不够的,到时主公不妨去信一封,告诉那曹操,曹操势必会请陛下册封,到时有了大义在手,这河内打不下来倒还罢了,一旦能够打下来,想必曹操也不好轻易翻脸。退一万步说,即便打不下来,到时候回来也无不可。”

    这就是陈宫此次献计的所有目的,可谓是考虑的面面俱到。

    吕布点头:“如此,自然是再好不过。”

    二人都没有说袁绍如何,其实很简单,打不打仗,其实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简单概括就是师出有名。

    酸枣会盟,打的是清君侧的名义。

    曹操之所以不给吕布徐州牧的官位,也是因为想占据大义攻打他。

    往后还会发生的官渡之战,在原有的历史上,原因是刘协的衣带诏。

    林林总总,不胜枚举。

    细想之下,汉末的每场战争,其实都有一个所谓的大义所支撑,既然站在了大义上,在没有合适借口的前提下,外人也很难轻易发动战争。

    如此一想,张佑若是决心攻打河内,至少大义是不缺的。

    替父报仇,多么响当当的一个名头。

    如果到时候还能得到皇帝的任命,任谁也挑不出半点毛病。

    至于曹操给不给这个任命,却是不用担心的,眭固是袁绍的人,有人能让袁绍不舒服,他自然是愿意做这个顺水人情的。

    无论是张佑也好,吕布也好,似乎都不认为陈登会守得住广陵,诚如陈宫所言,广陵带甲上万,无论如何,都算的上一股不小的力量。

    其实原因很简单,究其原因有二,一是因为大义,吕布自领徐州牧,而他只是其手下的一名太守。

    第二点则是关键。

    尽管陈登进入广陵已经有好几个年头了,但是他并无实战的经验,手中兵是不少,尽是些没见过血的新兵蛋子,加上下邳不是吴地,没有大河的阻隔。广陵郡对下邳来说,并没有什么可以防守的地形,即便是陈登所在的匡琦县,也不能久守。

    这么一场战役,不说十拿九稳,八成的胜率是跑不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