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的人,那些能够在上古时期缺医少药的情况下治好族人与野兽搏斗后、与自然抗争后留下的病痛的人,那些以种种秘法增强战士们与野兽与其他族群搏杀战力的人,他们被统称为“巫祝”!

    “巫”来源于人族仰慕当时巫族之威猛,人族多少也受过巫族照拂,比如当年若不是大巫大羿射日,任由十个太阳在天上肆意散发热浪,人族不知要死去多少无辜百姓。而“祝”之一字,则是来自于敬祝天地鬼神、山川河流、祖宗先辈的“祝”。

    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巫祝,人族才能度过当年如一只风中残烛般的危险境地,才能支撑到三皇降世,五帝领袖的蓬勃发展时期。

    才能有燧人氏引火、有巣氏建屋、仓颉大神造字的薪薪之火可以燎原!

    人族若忘记了敬畏天地,何以在这方天地生存?唯对天地有敬畏之心的大能者,方可称为“巫祝”!

    而大祭司,就是如今人族巫祝之首脑、祭司之脊梁。

    只以“甲”之一字做姓名,何等霸气!

    人族或许会忘记敬畏天地鬼神,但是巫祝们不会忘,大祭司更不会忘!

    大祭司一曲舞完,万籁俱静、天地沉寂,只有风声不知何时变大了起来,呼啸苍茫,悲壮却不悲凉。

    老人似乎有些累了,拄着拐杖的他深深喘息了几口,而普通人看不到的一股宰杀祭品之后,由血气、煞气和怨气混合而成的黑雾,已经随着大祭司的舞蹈紧紧缠绕在拐杖上。

    大祭司缓缓转向身后的青铜神树,凤首拐杖轻轻点地,那股黑森森的雾霭如同被吸引般向青铜神树飞去,他瘦小又佝偻的身躯慢慢站直,在台下人看来居然有种他的身体能充塞天地般的壮阔雄伟!

    少师商容神情肃穆,从一侧走上高台,手执一片焚烧后的龟甲,对台下人高声宣告:“跪拜天地,以飨鬼神!”

    整个广场数千人,由大祭司到商容,再到年纪轻轻的大司命少司命兄妹两人,再到诸侯、群臣,尽皆下跪,就连太师闻仲也不愿违背祖制,随众人一同拜倒。

    只有高台上之上帝辛与姜皇后这对夫妻,仅是对着神树微微躬身行礼。大商历代帝王在周祭时从没有人不下跪的,或许也只有帝辛一人敢行如此“大逆不道”之举而无臣子非议。

    子受想起师父在前两天带新收的小师弟来见他和姜颐,令他们二人汗颜的时,这个外貌仅是童子的小师弟最迟入门却法力最高,如今已是天仙修为。不过他们对憨态可掬的小师弟都非常喜爱。子受对师父安排小师弟去收服云梦泽内水族的手笔更是十分认同。

    在巫之祁安排他们师兄弟见面之后,师徒二人彻夜长谈,巫之祁对徒弟讲起人族自古以来有“愿力”一说,讲的是当领土内发生了连倾一国之力都难以阻挡的灾难时,人们同心协力众志成城,如此生发一股连鬼神都要忌惮的“愿力”直达天听,如此可以逢凶化吉,保佑人族更好地发展。这也是人族不同于洪荒其它族群的根本区别,正是烛九阴口中“人族为天地气运所钟”的明证。

    就如广场上数千人的祭拜,本身都是身居王朝正中,身负气运的大人物,这数千人一同跪拜产生的愿力,足可抵数十万凡人共同跪拜,是一股何其庞大的力量!

    这股愿力用来保佑人族发展倒也罢了,若是被有心人所利用,把它化为己有增加修为呢?

    在这群臣俯首之时,有一道灰影从古灵山顶一跃而下,从顶端的树冠直入神树内部!

    这道灰影自然是巫之祁。

    子受握着姜颐的手变紧了些,他们二人看见这一幕都没有丝毫惊讶,显然这是他们提前与师父想好的谋划。

    非但子受对于这株青铜神树的存在有许多疑惑,就连巫之祁心中也早有疑问。在那日祝融走后,巫之祁刚好踏入玄仙境的一刻,他抬眼南望,曾见到有一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