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渐重视起来的东海边与东夷人搏杀。

    不同于西狄、南蛮、北莽三处边境时常被敌人滋扰,王朝的东方其实占据海岸,囊括了东海。

    只是东海岸边有许多位置隐秘难以寻找的岛屿,被称为“东夷”的来犯之敌其实就是岛上的原住民。他们因为优异的造船技术与一沾即走的打法深深让大商不堪其扰。

    往往仅有几船的人马,但是能在边境守军最薄弱处的某个角落突然出现,杀穿防御圈后如蝗虫过境般大肆烧杀抢掠一番,随即到另一处已经提前安排好的地点登船离去,十分难以防范。

    如果不是老成持重的东伯侯姜桓楚坐镇此处,或许海边百姓的境遇会更加凄惨。

    东夷为患多年,朝廷从来没能彻底解决海祸,一方面是以前大商内廷之中的官员更多的把眼光放在其他三处边境,如北方有水草丰美的草场,西方有广阔的可供驰骋的领土,南方有许多珍惜的药材与灵禽异兽。

    东方又有什么呢?除了一片茫茫大海和靠海吃海的普通民众,位于朝政中央的官员们并没有发现值得他们投注更多精力的因素。

    虽说海中鱼虾味道鲜美,可是没有运输的途径,也就没办法把它们转化为经济效益。

    所以东海岸边一直处于有些尴尬的境地,就连世袭的东伯侯一脉也大多更注重内陆的经济往来与治安民生,如果不是真的被夷人骚扰到伤筋动骨的程度,他们很少会关注东夷祸患。

    直到帝辛上位之后,派出了许多精通地理堪舆的人才,令他们前往全国各地查探各种矿脉,这才在东海边发现了几处拥有极大价值的盐矿,甚至可以整体提高大商如今普遍缺盐的窘境!

    民以食为天,如果说酸甜苦辣咸五味之中哪一样最为不可或缺,那么毫无疑问就是咸。

    只要一两天不给机体补充盐分,人体就会四肢无力,而一旦长久地吃不到盐,身体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在大商,精细的白盐在市场上几乎是有价无市,只有达官贵人才能保证精盐的供应,普通民众只能吃到粗盐和盐巴,而底层奴隶甚至只能通过一些盐石来获取身体必需的盐分。

    赏赐精盐,更是君王表达对一个臣子立下功勋的重要嘉奖方式之一。

    盐政之重要,在一个王朝中的地位凸显无疑。

    既然在东海边发现了盐矿,那么如几只苍蝇般不时在大商这个巨人面前“嗡嗡嗡”地叫个不停的东夷,就成了朝廷在执行全新盐政的路途上扫除的最大障碍。

    有“美髯公”之称的东伯侯姜桓楚,再次跃入人们的视野,一时之间,许多朝中高层纷纷开始讨好这位国丈爷,希望能把自家的孩子送到他的镇东军中镀上一层金边,混些军功回家。

    若是能在更为注重军功的当今朝廷求得一个封侯拜将的美事,岂不是可以光耀门楣?

    在朝中知情人士的眼中,虎贲将军黄衮不愧是老谋深算的明眼人,早三个月就把儿子送到了东伯侯麾下。

    但是这些人不知道的是,黄飞虎前来东伯侯麾下,是改名换姓,由一个小卒做起。

    这些人更不知道的是,来镇东军是黄飞虎在四个月前就与父亲交代的自己的主意。

    准确的来说,这件事只有他们父子二人知道。

    闭关修炼足有两年的黄飞虎出关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向父亲要了一份大商舆图。

    而在黄飞虎把自己锁在房间里三天之后,他形容憔悴,一双眼眸却十分明亮,声音嘶哑地对父亲说:“我要去镇东军。”

    正在喝茶的老军帅黄衮吹了吹杯中清亮的茶水,啜了一口,满意地点点头。

    “好。”

    于是朝歌城里少了个默默无闻的将种子弟黄飞虎,美髯公姜桓楚镇东军下多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