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年的传统来说,仙人大祭司隐退之后,就该是大神祝接替他的位置,继承“甲”的名号,单轮地位,可于商王并肩。

    所以五年前与大神祝勾结的将领只伏渊阁被查出来寥寥几人,剩下的那些都还隐藏在迷雾之中。

    而且那尾最大的鱼还没有浮出水面。

    直到今日。

    帝辛率军远征东夷,随行的是朝歌城中绝大部分的高端战力,身为天下兵马总督的大司马殷破败也随军出征。

    算起日子,此时镇东军应该与东夷人打得正热火朝天。

    那尾潜伏在水中许久的大鱼终于在此时浮出水面,露出了真面目。

    一口就要吞下整个天下。

    气吞山河,不过如是。

    好深的心机,好大的胆魄,好狠的性子。

    谁能想到花天酒地了三十年,前些日子还给一位花魁赎身,然后把她纳做府中小妾的诚侯居然有这等魄力?

    他又是何时与大神祝勾结到一处的,又为了这一天准备了多少年呢?

    或许除了他自己以外,天下没谁能回答这个问题。

    大神祝是大祭司的首徒,一向是个一心为了大商千秋霸业,人族前途发展之人。

    或许祖保与陶南陶北两兄弟是真的不满足自己的身份地位,想要弑帝谋反之后青史留名,令自己登上人间权力的顶峰。

    但是就大神祝本人而言,哪怕是子受也不会认为他有想要谋朝篡位的私心。

    甚至一向沉默的大祭司都曾亲自跨过自己这个大弟子,说此子心静如水,信念之纯,世所罕见。

    按理说子受学习处理政务与武道修行都很勤勉,自身天赋又极强,不论是身为寿王还是身为商王帝辛,都是一个极其完美的王爷与君主。

    为何一心侍奉天地自然,想要带领人族前进的大神祝会采取谋反这种激烈的手段,甚至不惜害死帝乙来达成自己的目的呢?

    一言以蔽之,道不同,则不相为谋。

    身为神祝,他必须要考虑祭祀一脉以后的发展,与整个人族的前进路途。

    祭司一脉在大商拥有极其广泛的权利,不仅能凭借手中龟甲断定朝政,也拥有为帝王选定继承人的职责。

    对于每一位王子,祭司一脉都会有专门的考核评断方式,从王子们刚出生起就会开始严谨而持续的考察。

    子受当年是大神祝亲自评断的王子。

    大神祝眼看着这个出生时就拥有彩凰血脉,摆脱了商王嫡系子嗣无法修炼诅咒的孩子一点点成长。

    从一个顽劣的孩童成长为翩翩少年。

    那孩子从小就对鬼神祭祀一事不感兴趣,随着他越来越长大,这种不感兴趣甚至逐渐转变为厌烦与憎恶。

    楚抟老人救治好了帝乙体内血脉中根深蒂固的火毒,如此人物自然一直在祭司一系的监控之中。

    那年秋天,楚抟老人在朝歌城的一家小酒馆中与一个看上去十分颓废的男子喝了顿酒。

    后来子受就多了位武道上的老师。

    大神祝虽然不知道那个看上去很像是个废人的男人究竟是谁,但是知道以子受的境界,一旦走入修道途中,他的境界实力就一定会突飞猛进。

    他原本以为,随着子受的实力提高,他对这方天地的敬畏之心会越来越明显,对于天地鬼神的态度也会逐渐转变。

    因为只有走得越远的人才能见到更多的风景,登上山巅之后才会知道还有更高的山在前面等着他。

    境界越深,才会知道天地鬼神才是最值得敬畏的存在。

    所以他并未理会子受随着巫之祁修行,只是在期待着少年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