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义纵一个人。

    那些文吏、捕快、衙役甚至狱卒,都是长安本地人,大多数都是拖家带口。

    跟着上官严查作奸犯科的纨绔子弟还行,可要让他们真的去惹地头蛇,那就不是人人都愿意卖命了。

    毕竟义纵有皇帝撑腰,底下人可没有!

    长安令又不是大官,长安这种地方,比义纵品级高权力大的一抓一大把。

    之所以会产生义纵谁都敢动的错觉,是因为酷吏乃皇帝鹰爪,大部分义纵想动、并且能动的权贵,背后都有皇帝的意思。

    而一旦离开刘彻,小小长安令的局限就会立刻显露出来。

    当然了,也不是说义纵就完全没办法了。

    只要事情继续闹大,总会有一发不可收拾的那天,义纵大概就是在等待那个时机而已。

    可惜被唐奇早一步揭穿,倒成了他办事不利。

    刘彻也明白这些道理,唐奇之所以能成功庇护那些受害人,是因为他是九卿、是安定候。

    长安城内,还没人敢嚣张到闯进侯府灭口。

    可明白归明白,不妨碍刘彻对义纵产生不满——要是事事都得朕撑腰,要你何用!

    “陛下,求陛下再给臣一个机会,臣必定把另外两大油铺的幕后主使连根拔除,还西市一个安宁!”

    义纵也很清楚,要是失去皇帝的宠幸,像他这样仇家遍天下的酷吏,肯定会不得好死。

    “哼,朕就再给你一次机会。”刘彻也不想在此时就废掉义纵,“给你七天时间,七天后,朕要西市再无欺行霸市之辈!”

    “诺!”

    义纵战战兢兢答应下来。

    然而瞥向唐奇的余光,却愈发阴狠。

    “关于大汉百货,众卿还有什么要说的吗?”

    没人应答。

    鬼知道大农令手里还抓有多少人的把柄,皇帝还正在气头上,这时候继续出头,白给怎么办?

    至于搬倒唐奇的事,还是从长计议吧。

    “报——!”

    就在刘彻准备问还有何事的时候,一声长吼自殿外响起。

    众人立刻伸长了脖子。

    这种情况,只会是前线军报!

    果然很快就有个顶着赤羽的玄甲小校飞快的冲进来,单膝跪倒在地,双手捧上一个木匣子。

    “报!”

    “前线军报,大捷!”

    刘彻大喜:“快快呈上来!”

    春陀立刻接过木匣子,打开火漆,拿出里面写满字的布帛转递上去。

    刘彻一目十行。

    然后是大笑不已:“好!好!”

    “公孙贺已全歼刘安叛军,活捉叛逆刘安父子,不日即将凯旋!”

    “太好了!”

    “公孙将军果真善战!”

    “这才几天的功夫,叛军就完了?”

    “呵呵,有堂堂天子坐镇,区区叛逆不值一提!”

    刚才被范枸一事搞到气氛压抑的大殿顿时喧闹起来,众臣都是振奋不已。

    “大将军!”

    卫青终于不再装木头:“臣在。”

    “去,和鸿胪寺好好商量商量,等大军凯旋,朕要亲自出迎!”

    “诺!”

    “还有唐先生,到时你可要站在第一列,与朕一起迎接凯旋的大军!公孙贺可说了,要是没有你,可赢不了这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