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过了多久,卫青突然屈膝拜倒,高声道:“臣为陛下贺,为大汉贺!”

    文武众臣这才惊醒,也推金山倒玉柱,纷纷拜倒下来。

    “臣为陛下贺,为大汉贺!”

    丞相公孙弘举着布帛,同样缓缓拜倒在地。

    “得此《大汉少年颂》,臣为陛下贺,为大汉贺!”

    “为陛下贺,为大汉贺!”

    声声传出殿外,值守的郎官们受到感染,也禁不住高呼起来。

    以至于未央宫内外,尽是大汉文武的欢呼声!

    刘彻心潮澎湃,猛地站起来,“嗖”的拔出天子剑指向天际,也禁不住高呼:“为大汉贺!”

    须知在殿内的文武,有一个算一个,无不是才华出众之辈。

    按理说区区一篇文章而已,再怎么华美,怎么犀利,在场的无不是见多识广之人,最多也就赞叹几句,夸奖几声。

    再夸张点,求一篇抄本带回去珍藏,或劝谏天子将撰文之人征辟为官,差不多也就这样了。

    唐奇借来的这篇《大汉少年颂》再怎么好,也不至于夸张到这份上。

    但问题在于,此文出现的时机!

    若是高祖年间出现,最多也就是用来提振士气,歌颂开国皇帝功劳。

    若是文景年间,被匈奴人压得抬不起头,最多也就是激励。

    但元朔五年,不同!

    此时距高祖建国已数百年,正值王朝中期。

    刘彻继位后励精图治,文武两把抓,第一次让汉匈攻势颠倒,大汉不再仅仅是文兴之地,武功同样昌盛!

    同时又独尊儒术,乾纲独断罢戳百家。

    不管从长远看对还是不对,至少现在,这位年轻的帝王做了,而且做成了不少事,将大汉带到了另一个顶峰!

    并且还在持续攀登!

    这时候需要什么?

    需要的是有人振臂高呼,呼吁官民砥砺前行,不要轻易满足,彻底扫除朝廷内外的靡靡之风,和帝国继续向前!

    《大汉少年颂》出现得正是时候!

    别忘了,刘彻他是汉朝第七个皇帝,就算剔除掉两个在位时间太短的少帝,也不过第五代。

    而大汉王朝,是华夏历史上第二个封建大一统王朝!

    也是第一个走到现在的封建大一统帝国!

    在此之前的秦朝,二世而亡,没有任何借鉴性!

    更早的两周、春秋、战国,能够借鉴学习的地方更是少之又少。

    也就是说,汉朝自刘邦以后的每一个皇帝,都是在开创历史!

    哪怕刘彻百战百胜,但朝中、民间的质疑也永远不可能消失,尤其是连年征战,百姓的负担越来越重,不是没有求和的声音。

    付出一个女儿和一点钱,求来几十年的和平,没啥不好嘛!

    此时《大汉少年颂》的出现,无异于提神醒脑之效!

    相信每一个听到、读到此文的年轻人,都会忍不住拿起笔杆、刀剑,为大汉流血出力,为大汉的文治武功感到骄傲和自豪。

    最重要的是,会燃烧起无与伦比的责任感,对帝国的责任感!

    或者说,主人翁意识!

    对于刘彻来说,没有比这更好的礼物了!

    “此乃祥瑞。”刘彻掷地有声,“是我大汉真正的祥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