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换水。

    整个工程说难也难,说简单也简单,但确实花费了唐奇不少时间和精力。

    但为了人前显圣(装逼),唐奇故意说的云淡风轻。

    当刘彻、卫青和卫子夫看到鱼池的时候,果然被惊到了。

    鱼池里面的水很清澈,透过水面,还能看到其中游曳的海鱼以及龙虾等,水产非常的丰富,种类和数量都很多。

    “唐……唐先生,这……这水池里的鱼是怎么来的?”

    刘彻结结巴巴的向唐奇问道。

    他耗费巨资修建的昆明池,里面水产大概也就这么多了,但昆明池的面积却在这个鱼池的百倍以上。

    两者之间根本没法比。

    唐奇依然是故作淡然的说道:“这些鱼大部分都是涨潮的时候自己冲进来的,还有一部分是我钓上来的!”

    刘彻大概知道涨潮时的情况,他再次追问道:“唐先生,你是怎么钓鱼的?为什么能钓到这么多?”

    唐奇挑眉道:“就是用鱼竿钓咯,串点鱼食上去,找个水势相对比较平缓的地方,慢慢钓!”

    他钓鱼纯粹就是为了打发时间,也不管能不能钓到。

    但即便如此,他还是收获了不少海鱼。

    刘彻对鱼竿和鱼食的制作还挺感兴趣的,又接着追问了起来。

    这一下就问到唐奇心坎里了。

    作为一名钓鱼爱好者,能碰到一个同好真是太难得了。

    于是乎,唐奇拉着刘彻,整整说了半个小时如何制作鱼竿、如何制作鱼食、如何寻找适合垂钓的区域,以及如何挖掘鱼池。

    唐奇说的是眉飞色舞,完全没注意到自己身后还有一个人正拿着纸和笔默默记录。

    这个人自然就是卫青了。

    之前刘彻说过,唐奇乃神仙中人,一身的真本事,让卫青好好跟着唐奇学学。

    卫青自觉愚笨,于是便想到了这个办法。

    所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卫青打算把唐奇说的所有知识点全部都记录下来,等回到长安之后,再找专人帮忙整理一下,这样就可以把神仙的本事化为大汉所有了。

    半个小时后,唐奇给刘彻灌输完知识,便开始指挥刘彻和卫青开渠换水。

    一开始卫青还有点不太愿意让刘彻干活。

    毕竟刘彻也是大汉皇帝,干这种粗活实在太跌份儿了。

    但刘彻本人倒是挺乐意的。

    他之前一直都在为这个国家操心,现在好不容易闲下来了,只觉得做什么都很有趣。

    可惜的是,刘彻干活的水平实在不怎么样,属于典型的手残党。

    如果没有刘彻的话,卫青一个人花上一个小时就能完成换水。

    加上刘彻之后,工时变成了一个半小时。

    这让唐奇忍不住嘲笑了刘彻几句。

    刘彻倒是厚脸皮,一点也没有把唐奇的嘲笑当回事,反而问什么时候吃午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