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的多,竟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发生了命案。”

    “当时大理寺的人有在宫中征集线索,你既知道这些事,为何不去奏报呢。”

    赵焱问,

    “回大人的话,奴婢本就做了违背宫规的事,自保都难又怎么敢冒着被揭发的风险去管其余的事呢。到时候若问起为何在那里,难道要照实回答不成?”

    “而且客观来看,真凶未定,那到过那里的李嬷嬷便成了嫌疑人,很有可能最后还会成为替罪羊,不说也是正常,说了反而奇怪。”

    白景音表示理解,

    换做是她在那个处境,估计也是会置身事外吧。

    “事发之后,奴婢越想越怕,便用存下来的一点银钱买通了太医,所幸把自己关在房中,想要躲过这场风波。但是没想到还是留下了蛛丝马迹,让娘娘找到了这里。”

    看到白景音的表情十分沮丧失落,李嬷嬷生怕因为自己没能提供什么有用的信息,白景音一时气恼又推翻了之前说的,不愿放过自己。赶忙表明道:

    “没能给娘娘什么有用的信息,奴婢实在是惭愧,可奴婢当真只知道这么多,绝没有半点的隐瞒。”

    “我知道。其实我还想跟嬷嬷做一个交易,不知道嬷嬷觉得如何。”

    “娘娘折煞奴婢了,奴婢不敢。”

    “没什么不敢的。”

    白景音站起身来理了理衣衫,

    “我知道李嬷嬷的心意就是远离纷争,安安稳稳的安度晚年。但我还是想让嬷嬷作为人证,把方才对我说的这些话原模原样的告诉给皇上跟太后。”

    “可是,皇贵妃那边,奴婢只怕——”

    作为人证,便等于得罪了皇贵妃,得罪了皇贵妃,她岂有活路走。

    李嬷嬷皱着眉头,心中满是顾虑,想拒绝却又不知如何开口。

    “当然,我

    也不是不为嬷嬷考虑。安全起见,让嬷嬷去做人证必定是暗中进行,不会惊动皇贵妃的人,作证时也只会面对太后与皇上两人。这样做虽不合规矩,但有周侍卫的例子在先,相信皇上与太后会允许的。”

    不允许也得允许,

    哪怕李嬷嬷不提,白景音也会这么做,

    周侍卫那样的事,

    自己被摆的那一道,

    都绝对不能再发生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