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上,林凡关上了主舱所有和外界接触的通道。

    副舱就不一样了,林凡只需要简单的研磨捣碎就够了,然后和着一小部分的水放了进去。

    然后同样的,林凡关掉了副舱与外界的连接,再然后才是外层,也就是鼎内余下空出来的大部分空间,基本上是整个鼎身所能够容纳的极限了。

    不过林凡在这些之外,特意留下来了三株单独的药材,这也是返身丹炼制出来的关键。

    做好准备之后,林凡把大部分的药材就直接掰开,或者折断丢入了鼎内,然后加上鼎身一半的水,开始熬煮。

    最开始的步骤实际上和熬煮中药的过程差不多,这也是返身丹的大部分成分。

    按照丹方的描述,将这部分的药液全部熔炼进去,整个药汤浓缩到底,呈淡黄色,或者说是淡金色的时候,就可以确定药性全部融合进去了。

    这个时候要把无关的,已经失去药性的药材的躯壳就没有必要留在丹鼎内了,这会影响到后续炼丹的质量。

    第一步到这里并没有结束,这只是刚刚把药性给萃取出来。但是要想丹成,去除杂质是必要的一步。

    初步的药汤中还会有大量的杂质,中药之中的杂质是有毒性的,并不单纯影响到药性那么简单,一个不注意就会变成毒丹。

    这也是古代炼丹师大多短寿的原因,炼丹过程中不能很好的分辨杂质,导致成丹中混入了大量重金属,最后中毒而亡。

    而去除杂质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灼烧。丹方中的方法是在这一瞬要提高数倍的火力,让药汤在最短时间内蒸发,化作雾气。

    然后等雾气在顶盖上凝结成露,开盖收取就可以得到较为纯净的药水了。

    再然后就是副舱的开始了,副舱相对来说能够接收到的温度就低一些了。

    不过对此,这个鼎还是有变化的,林凡也是后来摸索间发现的,在鼎身右边有一个旋转的机关。

    只要旋转下去,副舱就可以慢慢的往下放,碰到鼎的底层。有这个机关,林凡心中倒是一喜,这样可以最大限度的保证药性的炼化。

    不过他现在还在第一步上徘徊,丹方上写是一回事儿,做出来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眼下林凡就是按部就班的进行第一步的操作,然后点燃柴火,开始炼制起来。

    熬煮的时间丹方上并没有给出一个大概,因为每次,每个人炼丹的火力都是不一样的,所以这个时间上自然只有炼丹师本人去把握。

    丹方上对这一点也是注明了的。刚开始,林凡看着的丹液只有一片淡淡的绿色,但是随着火力的保持,水很快就沸腾起来,这些药材也开始在水里面翻滚。

    不停有有淡绿色的汁液融入水中,足足四十分钟,整个鼎内的水才变成纯绿色。

    林凡看着也是无奈,没办法,现下的大环境是这样,林凡没有多的时间为鼎创造一个高压空间提高水的沸点。

    最后用了一个半小时的时间,鼎内的水才变成了淡金色。林凡将火势调小后就开始一把把的用钳子捞出鼎内的药材的残枝败叶。

    捞完之后,林凡就立刻加大了火力。这一步林凡也只能尽力去做,如果做不到立刻将火力提升十倍的程度,那就只有反复提炼的这一步了。

    对此,丹方上倒是有了一个提示,如果达不到十倍于之前的火力,那就只有尽力去提高,然后平均来说每过十分钟就可以收一次丹液,颜色会比淡金色更深,而到极致是真正的金色的丹液,而且极度浓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