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早在预料之中一样。他未免急迫地思忖:真是奇了怪了!事实上,此时麦草垛男孩只管找到其名,却毫无察觉自己脏兮兮的手,三两下就在崭新的《自然》书底页上盖了几个颜色鲜明的爪印。

    童乐见其笨手笨脚,便从麦草垛男孩手里夺过书包,悬在自己肩上,接着随手去翻。他随即从中抽出一本《法制道德》书,书保护的十分整洁,几乎跟开学新发的书无异;童乐小心翼翼慎之又慎地一页页翻查着;但书皮上和目录里都只字未见,整本书除了规格如一地印刷字体以外全无任何铅笔字迹;总体的整洁度可让他联想到自己作业总不得‘甲’的根本原因。

    翻到第一页时,在书的右下角页,他新奇地发现了几个相当工整的字;于是,定睛一看,结果上面写着:我爱妈妈,我爱哥哥。其中的‘爱’字十用心形符号代替。童乐觉着浑然无用,随手又哗啦啦极其不耐烦地翻过几页;当然,后面便再也没看到有任何字迹了。他将书重新又小心地送进书包。

    接着又取出同样大小的一本,是《数学》书。童乐一看到书名就觉得极不耐烦,因为他最不喜欢科目类就是数学。为了找到关于其名字的字迹,他索性又哗啦啦地翻将起来;期间,发现每页都有相当多的字迹,几乎都是密密麻麻的数学运算。当然,童乐一看就嫉妒心如地下油井喷薄而出。终于,还是因自己的私人情绪而掩卷,将其小心地送归书包。

    接下来,童乐一连翻看了《美术》书,《历史》书,《音乐》书,依然无一所获。而此时,未羊和麦草垛男孩就紧依在童乐两肩各一侧,眼睛斜向直勾勾地盯着他哗啦啦地翻;与此同时,俩人脑海里无不想象着书包的女主人模样。

    终于,童乐在一本《语文》书下发现了被压得细薄的本子。他不免得意地想:这回总该有了吧!于是,他迫不及待拿出本子;目光垂涎欲滴地直视,但其结果再次又令大家失望了。因为书皮不知何故,被人撕毁无存,开头好几页都断断简简不完整;不过,明显是一本图画本。但这下倒好了,因为他们几乎都知道根本无人会将名字写于画纸上的;鉴于已经拿出来之故,童乐便无意想放回远处的打算。

    于是,接下来他便即兴欣赏起画本上的作品来。他很快跳过前面被撕毁的残页,一页一页如流水般缓缓翻动着完整页,也不计究竟是第几页,只见其中画着个大男孩,男孩个头高高,手里还拉着一个小女孩;女孩头顶刚好够到男孩的胸前,女孩背着大小相当的书包;从画中瞧得出来俩人正在上学路上。因为不远处画了房子,用铅笔清楚地标注了‘未家村小学’。毋庸说书包是本校某个学生的。

    大家极其安静地眼睛定定地瞅着,一声不吭。其画面是用简单的铅笔线条勾勒而成,笔法虽然简单,但人物表情和意境无不给人留下太多的思想空间。赏完一页后,童乐下意识轮流向未羊和麦草垛男孩扭过头去示意,大家互相点头表示同意童乐继续往下翻。到了第二页,其上面也画着一个大男孩和一个小女孩,正往相反方向走去,前面不远处多画了一个小村庄,且又用黑色铅笔标注着‘未家村’三个字。也毋庸说书包主人正是未家村人。

    由此可见,这幅画说明了俩人正赶着回家,意思相当明显。因此童乐并未考虑未羊和麦草垛的感受,便好奇着往下翻另一页;到了下一页依然如此,还是男孩和女孩同时出场,此回截然不同的一点便是没有村庄和学校,俩人在大马路上追着什么奔跑,奇怪的是男孩和女孩身上同样背着书包;童乐满以为此前两幅皆一样,遂好奇地又倒回去重新看,结果发现前两幅画上男孩都未背书包。于是,童乐紧接着又不无好奇地往下翻。确乎如此,图上的人物意境等,与他们的画本上那些简单的猫啊,狗啊,羊啊,牛啊之类的蠢物强多了。

    接下来往后面的他们看得依然很细,不露一丝痕迹。其中有多几页上都是男孩和女孩的日常生活场景;此外,还有好几页画着母亲和女孩,每页线条皆简单明朗,却意境深远悠长,颇为贴近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