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策群力,准备实施良政,大力发展。

    可谓是,政通人和,一切都开始复苏。

    而且,韩擎随便纳了四个小妾,就使得近十万南兵、数千太学生、近百官吏北上,而与韩擎政权作对的赵构政权,差一点就因此土崩瓦解,绝对可以说是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典范。

    这让那些曾反对韩擎纳赵构之母韦贤妃、赵构妃嫔邢秉懿、田春罗和姜醉媚为妾的人,全都闭上了嘴巴。

    在与许翰沟通完,了解了赵构政权目前有多危如累卵之后,就连李纲都改口了,开始主张攘外必先安内,也就是主张韩擎先南下灭掉赵构,然后再北上与金人进行国战。

    李纲的主张,得到了不少人的赞同。

    不过——

    也有不少人认为,强大侵略性又强的金人才是他们这个政权最大的敌人,赵构只是一个胸无大志的懦夫,一点都不具有威胁性,可以先放任之,甚至可以先与之议和,等收复了河北、河东之后,再以大胜之军威逼赵构投降,这样就可以避免内战和内耗使中国之民不必大伤元气了。

    公平的说,这两种主张都有站得住脚的论点。

    先说前者,也就是先灭掉赵构政权。

    韩擎召见李纲,问其所想。

    李纲言:

    “若要抗金,一则需要江南、巴蜀财赋粮食支持,二则需要西北兵马支持,二者缺一不可。”

    “臣若是没有料错,大王粮仓必已临空,若不得东南之粮食继存,不出三月,大王必不战自溃。”

    “故而,大王当趁还有些余粮,当机立断南下剿灭康王,打通南北粮道、财道,才可与女真一决胜负。”

    而支持北上的人(以宗泽为首),则坚持认为,粮食、兵马固然重要,可也不能忽略士气,如今,河北、河东的忠义民军都在积极抗金,拖住了金军的大量有生力量,若此时不挟大胜之威,借助河北、河东忠义民军的力量,立即收复河北河东,重挫金人,那么,等金人恢复元气,剿灭了河北、河东的忠义民军之后,他们这个政权,可能就要付出十倍、百倍的代价才能收复河北、河东了,甚至有可能永远也收复不了河北、河东了。

    得说,不论是李纲等人的主张,还是宗泽等人的主张,都没有错,而且都是迫在眉睫。

    而往往正是在这种时候,最考验一个最高领导人的决策能力。

    现在,就看韩擎如何抉择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