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白放走徐荣,于是又开启新的话题:“徐将军今后有何打算?”

    说起这事,一向冷静镇定的徐荣,眼神中罕见的流露出些许迷茫,损兵折将不说,还丢了新丰,此事一经上报,朝廷必定问责。

    他在朝中无人,所以罢官去职都算轻的,流放、砍头也属正常。

    放眼望去,前路一片灰暗。

    但……

    徐荣不甘心。

    他一身本事,凭什么就这样湮没!

    将徐荣的落寞和不甘纳入眼底,夏侯安觉得有戏,胸中酝酿了一番情绪,上前与徐荣并肩而立,站在坡上,负手眺望天际,脸上的神情有种饱经世故的沧桑,口中缓缓道来:“自蛾贼以后,汉室江山风雨飘摇,后遇董卓为祸,更是涂炭生灵,恕我直言,汉室气数将尽,今后,必是群雄逐鹿的天下……”

    好在皇甫嵩不在这里。

    他要是在的话,听到得意门生的这番言论,肯定当场就得呕出几升血来,我平日里就是这么教你忠君报国的?

    徐荣亦是愕然。

    他着实没想到,这个年岁不大的少年郎,居然敢说出如此大逆不道的话来。

    不过徐荣既然能够听从董卓调遣,对抗关东联军,就说明他同样不是一个汉党死忠。

    徐荣没有反驳,夏侯安再上猛药:“徐将军如此大才,罢官去职又如何?若逢良主,必定耀眼夺目!”

    徐荣眼神陡然亮了一下,只是随即又黯了下去。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这个道理,徐荣也懂。

    然而天下之大,究竟谁才是明主?

    袁绍、袁术这些人固然名气很大,但徐荣看不上眼,曹操、孙坚又是手下败将,他也不想投靠,董太师有称雄之姿,可惜身死人手……

    思来想去,徐荣想不到合适人选,便问夏侯安:“公子有何高见?”

    这一瞬间,夏侯安的脑海里跃过无数道人影头像。

    但都被他一一否了。

    最后,他鼓足勇气,本想偏头看向徐荣,但后来还是忍住了,看似轻描淡写的问了句:“你觉得,我咋样?”

    表面上风平浪静,内心其实早已风起云涌。

    他索性豁了出去。

    这和告白是同等道理,不说的话,一点机会没有,说了总有一线希望。

    徐荣的回答是:“跟着你,能给我带来什么好处?”

    果然。

    夏侯安内心道了一声,成年人的世界还是得用利益交换。

    “跟着我,别的不敢保证,十年以后,至少给你弄个带‘镇’字级别的将军,我说的!”

    画大饼一向是夏侯安的绝活儿,至于实不实现的了,那是以后的事情。

    先把人稳住再说。

    “成交。”

    徐荣的决断速度远远超乎了夏侯安的预料。

    已经做好被拒的夏侯安愣了稍许,晃了两下脑袋,我没听错吧?

    难道不应该认认真真考虑一阵,再给出答复?

    他很想问徐荣,你知不知道,你刚刚说话的语气,像个莽夫。

    然而说出口的却是:“你就不怕我空口白牙的骗你?”

    “反正我欠你条命,不是么?”

    找到答案的徐荣反而释怀,他主动偏过头去,看着这个比自己小上很多的未来主公,莫名的觉得放心:“而且,我也相信你可以做到。”

    好家伙,这就算认可我了?

    得到徐荣的肯定,夏侯安心里涌起一丢丢的感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