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

    董卓之乱时,曹老板在陈留起兵,曹嵩不愿相随,就带着少子曹德到琅邪避祸。

    按辈分来算的话,自己还得称呼一声“叔祖”。

    既然曹老太爷点了名,那就不能不见了。

    夏侯安便让众人在此安营扎寨,本来也邀曹豹一同前往,但曹豹担心贡品有失,遂留了下来。

    夏侯安便不强求,捎上许褚,与管事走了。

    入了琅琊郡城,在管事引路下,抵达曹家住处。

    不见朱漆高门, 未有奢华气派,有的只是一处普通的民户院子, 泥巴糊的墙,以及木枝编排在一起做的栅门。

    从管事口中得知,曹老爷子早已倾尽家产,用来全部资助曹老板干仗,可又怕曹老板事败,所以才带着小儿子躲到琅琊,好给曹家留份血脉。

    听到外边的谈话,院内传出老人的询问:“是伯阳到了吗?”

    夏侯安推门而入,巴掌大的院内只有一名身穿布衣的老人,因岁月的沧桑,头发已经白去大半,额间皱纹加深,不复往日峥嵘。

    夏侯安不敢怠慢,当即行上一记大礼:“小子夏侯安,拜见叔祖父!”

    老人上前将其扶起,开怀笑道:“早就听孟德提起过你,今个儿头一回见,果然是器宇轩昂,英雄出少年!”

    夏侯安只说谬赞,随后曹嵩将他招呼进屋,屋内早已备下酒食。

    “寒舍简陋,伯阳万勿见怪啊!”曹嵩略作自责。

    “斯是陋室,叔祖德馨,吾辈当学之。”

    夏侯安拍上一记马屁,使得曹嵩大悦。

    饮上两盏酒后,曹嵩问起:“伯阳对当今天下局势,有何看法?”

    夏侯安装作糊涂:“小子才疏学浅,未知也。”

    曹嵩却道:“汉室顷颓,皇权积弱,各地贼患并起,州牧拥兵自重,将来必会是诸侯纷争,群雄逐鹿的局面。”

    哟,老爷子看得透彻啊!

    夏侯安啧啧称奇。

    随后,又听得老爷子继续说了起来,语重心长:“伯阳啊,你别看孟德如今式微,但我素知他是有大志向的,且心志坚韧,必能成就大业,你可要擦亮眼睛,莫因眼前小利而舍本逐末……”

    夏侯安这下算是明白了。

    敢情老爷子是以为自己投了陶谦,会背刺曹老板,所以才把自己叫来,有意的敲打一番。

    “叔祖的话,夏侯安记在心上了。”

    从座位起身,夏侯安双手拱了拱,差不多也该告辞了。

    夏侯家的这小子,果然聪明得紧呐!

    在回话的时候,称的是“夏侯安”,而非“我”,这就说明这小子知道自己是夏侯家的人。

    如此,便足够了。

    聪明人之间的谈话,往往点到即止。

    曹嵩也不挽留,只安排管事代替自己,再送伯阳出城。

    未几,像是想起什么一般,已经出门走上一阵儿的夏侯安又突然折返回来。

    “伯阳落下东西了?”曹嵩问。

    夏侯安摇头,言:“是想起件事情,要提醒叔祖。”

    “何事?”

    “以后如要回去,万不可经由徐州。”

    “为何?”

    曹老爷子很是不解,他确实有回兖州的打算,不过那得等到曹操将兖州彻底平定下来以后。

    关于这个问题,夏侯安不好解释,总不能说历史上的你就是去了徐州,结果路上被人咔擦掉了吧。

    “天上神仙托梦与我说的,请叔祖一定谨记!”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