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等的大门,当家长下班后,托儿所的大铁门就会打开,那一刻对刘贺而言就像脱离了孤单和煎熬,六岁的他不知道他为何会遭遇如此,或许这就是每个人独特的开始,有酸有甜,当然也有刘贺所经历的苦涩,孤独内向的性格也就如此慢慢铸就。

    生活也总是充满转机,没有一成不变的好,也没有一成不变的坏。

    一次刘贺妈妈提前下班回家,在托儿所门口看到刘贺独自一人蹲在院子里,看到眼前这个曾经白净的小男孩变成了黢黑的小瘦孩,刘贺妈妈忍不住掉了眼泪。

    当晚,母亲和父亲商量着让孩子在家呆着吧,于是,他的生活出现了转机,以后的生活他就一个人在家玩,有时自己翻过低矮的小栏杆围墙跑到家属院的胡同玩,就这样他开始认识了两个没钱上托儿所的职工子女,一个比他小两岁的小男孩,名字叫戚东俊,一个和他同岁的小女孩,叫潘文静。

    三个小伙伴就天天蹲在家属院的胡同里做各种小游戏,慢慢地,他们的活动范围开始一点点朝厂家属院的胡同头扩展,而胡同的尽头是一条大街,只有和他们父母一起时才能去那条大街,因为他们太小,听父母说,大街上有车,还有专抓小孩的坏人。但大街对他们的诱惑太大了,几个月的时间他们熟悉了这条胡同,每天看着胡同头车来车往,还想去看看汽车什么样。就这样,他们一点点靠近胡同那头,终于有一天他们来到胡同头,看着街上来来往往的人还有时不时路过的车辆,这是他在老家村庄时看不到的,三个小伙伴每天都来这里看,看看这个陌生的世界,一个不一样的空间,然后等到快下班了再赶紧跑回去,翻过围墙爬回家中。

    好景不长,就在一次他们几个再一次像往常一样来到胡同头看大街时,有个陌生的叔叔过来和他们聊天,给他们说了很多好玩又刺激的事,还给他们说不远处那个商店有卖很多糖果和各种好吃的,要带他们过去买。

    但恰恰快到下班时间了,刘贺叫着另外两个小伙伴回家,最小的戚东俊非吵着要去买好吃的,就这样这位叔叔带着他去了那个“不远处”的商店,刘贺和潘文静跑回了家。本来以为又是一个平常的夜晚,但整个家属院却突然沸腾了,戚东俊的爸妈饭也不吃到处喊着戚东俊的名字,家属院所有的人,包括刘贺和潘文静的父母也吃完饭急匆匆拿着手电筒出去了。第二天派出所也来了一堆人,忙忙碌碌,抄抄记记,听大人们的聊天,刘贺才知道,戚东俊失踪了。

    而于害怕,刘贺和潘文静都守口如瓶,对戚东俊被谁带走,带到哪里都只字未提,但小小的刘贺却既害怕,又紧张,天天心中不安,他忘不了戚东俊被人贩子带走时的模样,不敢相信再也见不到戚东俊了,之后的一段时间,他一直在家老老实实地呆着,而潘文静也被父母告知一定好好在家呆着,不能跨出家门半步,就这样两人一直被反锁在家中。

    就这样,两个月过去了,戚东俊的父母也辞职回了老家,这件事也慢慢的淡了,但刘贺幼小的心灵所受到的冲荡仍未消退。有一天,突然潘文静出现在刘贺家栏杆外,叫他出来玩耍。刘贺犹豫了下,还是答应了,但两个人都不敢在靠近胡同那头半步,只是远远的望着。

    直到一天上午,还不到下班时间,刘贺的父亲却突然回来了,看到刘贺爬出来在外面玩生气的训斥了他几句,然后就骑自行车把刘贺带走了,刘贺手里还拿着玩具小推车,也来不及和潘文静道别,潘文静也懵了一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