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动力火箭疯狂的推力,并不需要死命堆体积和重量,比大更重要的素质是坚挺持久。

    砰~

    马斯克恶狠狠将拳头砸在桌子上,神情无比懊恼。

    如果高原拒绝自己,是因为拥有和波塞冬号同等级的巨型火箭,那倒也罢了,结果他们竟然拿出这么一个东西?

    运载能力连波塞冬号的三分之一都不到?

    什么玩意儿嘛!

    “等着吧,我早晚要你们付出代价。”马斯克咬了咬牙,低声念叨。

    ……

    从六月开始,整个世界就仿佛变成了西方表演的舞台,波塞冬号,凯尔特人号,安第斯号,三大太空探索项目相继出炉,震撼了整个世界。

    这个夏天注定不会平静,尽管华夏完成可控聚变项目昆仑一号,值得大书特书。

    但从八月开始,西方媒体不断放出消息,指出目前的昆仑一号运行成本十分高昂,根本无法替代现有的世界能源格局。

    西方不仅夸大了氚和氘聚变的技术难度,更将氚聚变带来的中子轰击,形容的十分可怕,随时有爆炸的危险。

    一时间,华夏还有高原,都被推到了风口浪尖。

    与此同时,他们还放出华夏正在建造新型火箭的卫星图片,指出在强大波塞冬号面前,华夏正在加速研制的火箭,根本就不够看。

    更何况西方除了波塞冬号,还在研究更加庞大的超级火箭,预计轨道运载能力至少有五千吨,双方的实力差距太大了,根本就不在同一个位面。

    总而言之,西方舆论战是全方位的,而打压和华夏的最终目地,说到底还是为了生意,通过极限施压,让高原把目前掌握的技术转让一部分,换取月球的氦三矿场。

    纷纷扰扰中,高原保持沉默。

    时间转眼到了九月,又从九月到了十月,高原的直播节目始终没有中断,但并未有任何震撼世界的黑科技推出,更多是对过往科技成果的普及和补充。

    科技改变生活虽然是高原的承诺,但面对西方咄咄逼人的抹黑和舆论打压,高原不关心,不回应的态度,难免令关心他的人感到焦急。

    华夏到底要不要加入这场太空竞赛?要不要登陆月球?高原作为领导者,至少给句话啊。

    然而,高原仿佛完全没有听到人民群众的呼声一样,继续埋头工作,而时间就这样飞快的来到了十一月。

    ……

    十一月一日,上午九点三十分,全球各大直播间准时开启。

    “进来了!试问谁能比我快?”

    “快有什么用,关键在于持久。”

    “说到持久,高老板肯定是内行,我从夏天就盼着他和北美在天上狠狠的干一仗,可是盼着盼着都初冬了,高老板还在按兵不动呢。”

    “哎,到这个月,昂撒集团已经在月球建立了四座永久性基地,其中两座已经有宇航员入住了,咱们连运载火箭都还没影呢。”

    “有影啊,纽约时报不是出了长篇专题嘛,好像高老板的火箭,理论上只有波塞冬号推力的百分之三十,而且还是不可回收型号,技术非常落后。”

    “时间就是金钱,现在不仅是火箭推力,和能不能回收的问题了,更糟糕的是,北美已经把月球上最好的氦三矿场锁定了,咱们慢了一步,就算上去,也只能捡点残羹剩饭。”

    “瞧你们说的,无论如何,我们都要相信高老板啊。”

    “没说不信啊,这不是大家替他着急嘛,行不行给个话,省的咱们在这里着急上火。”

    可以明显发现,在华夏的直播间里,有了一些负面情绪。

    这其实很正常,就如同我们都热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