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以证明,障眼法+无影脚这种小把戏根本瞒不过对方,他就算不收力也不可能伤到谁。

    那就全力以赴吧!

    老秦深吸一口气,压下横亘在胸口的那股有力使不出的烦闷,再道一声得罪,随后足底猛的一踏,抬手便是连环日字冲拳!

    乱拳打死老师傅!

    然而道长只是身形起伏,右臂随重心转换画了个弧,就像一团旋转的毛线球碰到纸条,轻轻松松便将他的双臂圈在一处。

    老秦曲臂进马,想要化拳为肘、以肘尖攻击道长侧肋,不想道长早有准备,右臂画弧的同时左掌已经在他大臂末端等候。

    随后道长拧腰转体,双腿屈伸变换,如同毛线球在弧形空间里打了个滚儿,右臂带肩靠上老秦肩膀,同时脚下轻轻一别。

    “蹬!蹬!蹬!”

    传递到身上的力道明明不大,可老秦却始终找不回重心,不得不边转边退。

    他咬着牙,目光凶恶,心头火起,输给宗师不丢脸,但那种一拳打进棉花堆,身不由己被人操控的无力感着实让人心烦!

    “缘主,稍安勿躁。”

    道长在话语中暗含节奏,几个字便将他纷乱的情绪安抚理顺,老秦长出一口气,抱拳致歉:“晚辈失礼了,请前辈恕罪。”

    “无妨。”道长轻舒衣袖,负手道:“比武切磋最忌心浮气躁,缘主眼下拳意已乱,不如先与贫道烹茶小坐,休息片刻。”

    “谨遵教诲。”

    ……

    净手赏具,烫杯温壶,取茶入器,洗茶,冲泡,去沫,封壶,分杯,回壶,分壶,奉茶,整整十一道工序,老秦做的一丝不苟。

    “缘主好心性。”

    道长眼中满是赞赏,她知道这并非显摆茶艺,而是借固定的规程和仪式平复心绪,就像她在心绪不宁时也会打坐念经一样。

    “前辈过奖。”老秦愧不敢当,如果坐在对面的不是宗师,他都怀疑对方是不是讽刺自己,心性好?心性好还能轻易动怒?

    “孰能浊以止,静之徐清。”

    “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

    道长念了两句,见学渣一脸迷糊,莞尔道:“这是《道德经》第十五章,说的是得道之人的微妙玄通和学道者的养性之法。

    静之以分清浊,动之以生安稳,茶艺动静兼备,可谓养性良方,缘主能及时制怒,又以茶艺消解烦躁,已然深得其中三昧。”

    不愧是宗师,拍马屁都拍的高端大气上档次……

    老秦挠了挠头,道两句惭愧,然后便眼巴巴的等待指点,不料道长没讲刚才那场切磋,反而主动给他倒了一杯茶,温声道:

    “茶属木,生于土而成于火,炒之以金石,浸之以滚水,与五行相生之理截然相反,但饮之却能涤烦除尘,缘主可知为何?”

    什么之知吱的?

    学渣赶紧摇头,他上辈子认识的算命老道就是个骗子,糊弄普通人还行,遇到道长这样的大行家,别说回答,想听懂都难。

    “因静。”

    啥玩意儿?这货瞬间就邪恶了,竖着耳朵继续听:“缘主当知绿白黄青红熟生,炒之愈熟,静之愈久,其色愈深,其味愈醇。”

    你说这个啊……

    老秦懂了,道长指的其实是发酵,未发酵的是绿茶,微酵是白茶,轻酵是黄茶,半发酵是青茶(乌龙茶),全发酵是红茶。

    熟和生指的则是普洱茶,深发酵的是熟普,后发酵的是生普,这类茶放置时间越久味道就越醇厚,所以道长用它借物喻人。

    沉思半晌,老秦试探道:

    “您的意思是,茶的形成过程虽然五行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