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兵供其差遣——他得留一到两个战力完整的保护那个受伤的。

    第九关死掉一个,第十关就得以十对十一,而且还是十个各自带伤的对十一个毫发无伤的。

    第十关间歇。

    秦战顾不上休息,草草包扎好自己和属下的伤口后,便和仅存的五位战友一起以剑为锄,边后退边挖陷马坑。

    这是对付骑兵用的。

    上次留下的阴影太过惨烈,所以他痛定思痛,在「古代陷阱基础」里找到了应对办法,只是不知道好不好用。

    正规的陷马坑是一种防御工事,在要隘处掘土为坑,以陷敌方人马。

    大唐军神李靖在《李卫公兵法·攻守战具》中记述:“陷马坑长五尺,阔一尺,深三尺,坑中埋鹿角枪、竹籤。其坑似亚字相连,状如钩鏁,以草及细尘覆其上,军城营垒要路皆设之。”

    可秦战没那个条件,只能因陋就简,挖一些小臂深、巴掌宽的土洞,能坑一个是一个。

    没办法,骑兵实在太猛了!

    以前他觉得骑兵没啥了不起的,只要一个滑铲……啊不对,只要一个侧闪躲开冲击,再把长剑一横不就行了?

    然而等到真正面对骑兵,他才知道自己错的有多离谱。

    现代赛马,冠军马跑完两公里的用时通常不会超过一分半,平均时速大概80-90公里/小时,即每秒22-25米。

    修罗场中的骑兵比不了冠军马,但每秒20米还是有的。

    而修罗场中敌人的刷新距离一共也才30米,就算骑兵起步达不到最高时速,从发起冲锋到抵达也用不上三秒。

    换句话说,就算秦战百发百中、射人先射马,留给他的射击时间也只有两秒——剩下那不到一秒他还得躲避。

    两秒时间,最多射出六箭。

    因此即便按最理想的计算方式,他也只能射倒六匹战马,而第十一关的敌人足有十二位!

    基本上一波冲锋过后,他这一方便仅存他一人,而对面少则六人、多则十人甚至更多,毕竟骑兵从马上摔下来不代表必死。

    九分钟一晃而过。

    最后一分钟间歇,秦战带队后撤了十多米,随后将箭矢全数交给少了一条胳膊的战友,手执长弓,静等死战。

    倒计时五秒。

    他深吸一口气,再徐徐吐出,将三支碳铝箭塞进执弓的左手,再取出三支夹在开弓的右手。

    倒计时两秒。

    他将第七支碳铝箭认弦,并张开镍钛合金弓,对准正前方。

    时间到!

    “咻!”

    秦战直接撒放,而后手腕一甩,三支碳铝箭便连珠射出,将敌人刷新后有一秒僵直的系统Bug利用到了极致。

    “聿——!”

    凄厉的嘶吼声传来,四匹战马有的前蹄扬起,将猝不及防的骑兵摔下鞍鞯,有的直接栽倒,将骑兵压在身下。

    余下八骑毫不迟疑,长刀一举、马鞭一抽,八匹骏马便从纵跃而出,以无可阻挡的气势向六位残兵疾扑而去!

    「为什么会有不同反应?跟中箭位置有关?」

    秦战来不及细想,镍钛合金弓向后一倒,迅速抽出左掌中的三支利箭,等长弓归位,其中一支已然箭在弦上!

    “咻!”

    “咻!”

    “咻!”

    箭如疾电,眨眼便中,左右两匹战马当即栽倒。

    其中一位骑兵被抛出马背、摔落在前方,另一位却被战马压住大腿,随着惯性拖拽发出令人毛骨悚然的惨嚎。

    中间那匹安然无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