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是前苏联生产的,结实耐用。

    再说一下价格的问题,我找中科院的专家了解了一下,在1995年的时候,美国的加州理工大学,也就是当年钱老担任过教授的那个大学,他们新建了大型的风洞,差不多花费了5000万美金。”

    “5000万美金,那就是四亿多人民币啊!”有人开口说道。

    “人家是建整个风洞花了五千万美金,咱们这只是一台设备而已,肯定没正贵。而且美国的东西肯定贵啊,放在国内不得打个折么!”另一人开口说道。

    “美国的设备比苏联先进的吧?据我了解,他们肯多实验都是用电脑控制的,就按几个按钮,实验结果就出来。苏联设备可做不到这一点,所以苏联设备应该要比美国设备便宜。”又有人开口道。

    “这么算起来,就算是加上通货膨的因素,这台前苏联生产的轴流式压缩机,根本不值四个亿了!”

    众人很快的得出了这样的结论。

    “那我们还是让兖矿中标吧,毕竟是二十四个亿呢!”

    “但科研那边怎么办?没有风洞的话,风电项目的研发会受到影响。”

    花四个亿换一台轴流式压缩机并不值得,但不买的话,科研又会受到影响,众人陷入了两难的抉择。

    若是民营企业的话,大概不用去抉择,直接选二十四个亿。

    但国家电力公司可是央企,而且又是事关民生的企业,他们所在意的本来就不是盈利,而是民生需求保障,为此他们可以牺牲掉利润,甚至亏本也在所不惜。

    看看未来的国家电网就知道,即便是在最偏远的山区,都给通上电。从建设成本而言,这肯定是亏本的,但是从民生角度,却是必须要去做的事情。

    若是在资本主义国家的话,偏远地区大概就自生自灭了,想要用电,自己去买发电机去。

    事实也是如此,中国最后一个通电村是yscz治州曲麻莱县长江村,村村通电的工程在2015年终于到达了那里,让那里的村民用上了电。

    与此同时,美国的印第安保留地还有很多没有通上电。

    2016年的时候新华社有过一个报道,说犹他州的一个印第安保留地的一万多居民,有望在2017年通电。

    而他们之所以能够有电用,不是因为国家大发善心为他们兴建了供电设施,而是因为附近新开发了一个页岩油田需要用电,线路经过这个印第安保留地距离比较短,这个印第安保留地的居民顺带着便用上了电。

    ……

    对于国家电力公司而言,保障民生才是第一顺位的。完成新一代风电设备的研发,达成国家对于电力保障的战略布局,肯定要比赚四个亿更加重要。

    众人沉默了小半分钟,有人开口说道;“既然风洞对我们的科研项目如此重要,那我们为什么不自己去买一台轴流式压缩机,何必非得让投标企业赠送?

    反正美国人建一个风洞实验室,也就是五千万美金,大约是四亿人民币,一台轴流式压缩机,撑天也就是一个亿吧?

    咱们接受兖矿二十四个亿的报价,然后拿出来一个亿买轴流式压缩机,不还能再赚多赚三个亿么!这样技能保证公司的利益最大化,又能够给夏总工那边一个交代。”

    王书记立刻答道:“你说的这个方案,我也考虑过,问题是大功率的轴流式压缩机,我们压根就买不到。”

    “是需要动用大笔外汇额度么?”那人接着问。

    “不,是因为技术管制的问题。”王书记接着说道:“风洞实验室最早是应于军事的,像是飞机、导弹的研发啊,都需要用得上风洞实验室。因此就算我们肯出钱,外国人也不肯卖咱们轴流式压缩机。

    咱们公司又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