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百亩?哪有这么少啊!”送饭阿姨指了指周围,接着说道;“要我看啊,你们这一上午怎么也得收割了四五百亩的棉花吧!”

    “四五百亩!”牛班长大吃一惊,显然被这个数字给吓了一跳。

    随后牛班长回头看了看自己的那台棉花收割机,喃喃自语的说道;“这玩意儿这么厉害!”

    ……

    晚上十点的时候,牛班长结束了一天的工作,准备回去休息。

    来了一辆卡车,从过上面下来了一拼批新的战士,来接替牛班长他们工作,而牛班长则坐车返回农场。

    人休机器不休,换一批驾驶员,把探照灯都打开,晚上接着干。

    虽说晚上会有露水,收割的棉花品质可能稍微差一点点,但这个时候要的是产量,早一天收割完毕,这批棉花收割机就能赶往下一个农场,继续完成收割任务。

    收棉花本来就是跟时间赛跑,更何况是一百万一台的棉花收割机,更不能闲着,得二十四小时连轴干才行。

    坐着车返回农场的路上,牛班长才意识到,自己一天下来竟然收了这么多棉花。

    农场的仓库口,一坨坨打包好的棉花,正被运进仓库,仓库里面,棉花也已经堆成了小山。

    牛班长望着这些雪白的棉花,一脸震惊的问道:“这些都是我们今天收割的么?”

    “可不是嘛,那边还有好几车,没有打包呢!”农场的人开口答道。

    “今天收了多少公斤?”牛班长下意识的问。

    “估摸着一整天的数量加起来,得有接近二百吨吧!”那人回答说。

    “二百吨?一天就有二百吨?那我们一台棉花收割机,岂不是收割了二十吨的棉花!”牛班长倒吸一口冷气。

    往年摘棉花的时候,牛班长这种壮小伙,全力采摘的话,一天也就是摘二百公斤的棉花,而如今他一天就摘了二十吨,是过去的一千倍!

    “这棉花收割机这么厉害,真是一台机器顶的上千军万马啊!”

    ……

    棉田上,一整排的棉花收割机正在作业,而在不远处,十几辆二代帕杰罗停在那里,与周围的环境格格不入。

    二代的帕杰罗,九十年代初期问世的时候,就引进了国内,到了九十年代中期的时候,国内已经有厂家通过全散件组装的模式,生产这款车。

    在当时,帕杰罗放在国内算是最豪华的越野车了,比八十年代引进的大切诺基要更有档次。

    西北地区的路况不比东部省份,越野车的用途还是比较广泛的,所以很多企事业单位都配备了越野车,只不过能用得上十几辆帕杰罗的单位可不多。

    一群身穿西装的人从车上走下来,为首的正是何大伯。

    只见何大伯指着那些正在作业的棉花收割机,对身边一位头发花白的男子说;“钱会长,那就是我们今年新采购的棉花收割机,这一片农场的六万八千亩棉花,都是使用棉花收割机收割的。

    我们生产建设兵团,今年增种了一百万亩的棉田,预计能增收十五万吨的棉花,这些新增的棉田基本上全都是使用机械收割,所以肯定能够按时收割完成,确保棉花可以及时供应。”

    那位头发花白的钱会长点了点头,开口问道:“也就是说,这十五万吨的棉花,是每年都可以稳定供应的?”

    “只要别遇到什么自然灾害,影响到棉花的产量,稳定供应应该是没有问题的。”何大伯话音顿了顿,接着说道;

    “当然,如果有需要的话,我们还可以增加棉花的种植面积,我们这里别的没有,土地多的是,有大片的空地,随时都能种上棉花!”

    何大伯这一番介绍之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