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概念,将无固定期限跟可以干一辈子联系在一起。

    王师傅哪里懂得这些,    一听合同没有期限,那就是可以一直工作到退休,    不用担心中途会事业。

    在王师傅的潜意识中,跟国企一样的稳定性,算是有了。

    然而在面子方面,民营企业到底是不如国有企业的。

    国有企业并不是体制内,国企的工人也没有公务员或者事业编制的身份,但国企工人的身份,说出去也是倍儿有面子的事情。

    而在民营企业工作,    普遍的认知是跟着个体老板打工,说出去没有面子,听上去也没有那么有前途。

    只见王师傅长叹一口气,态度软化了很多,    随后开口说道;“有了这个无固定期限合同,稳定到是稳定了,但我们也不算是国企工人了,这要是亲朋好友问起来,你在哪里上班,都不好意思回答!”

    ……

    劳动致富这句话喊了有些年头了,但是在很多人的潜意识里,只要不是吃公家饭的,那就不算是正经工作,说出去很没面子。

    一问你在哪里上班,回答说是在某某局,那肯定有面子,若说是在某某厂,那就要下跌一个台阶,如果这个某某厂还是个民营企业,那都不好意思开口!

    在当时,打工仔们的鄙视链是,外资企业要好于国有企业,    国有企业要好于民营企业,    民营企业要好于跟个体户干。

    为了吸引外商投资,    外资企业享有一些超国民的待遇,老百姓普遍觉得外国的月亮要更圆一些,甭管什么事情,只要是能沾上一点洋气,都是好的。

    能够在外资企业工作,那就是每天都能沾洋气,自然而然的要显得高大上,在一些沿海发达城市,在外资企业上班的话,找对象比公务员还吃香。

    而且当时中国自己的企业规模还没发展起来,管理和制度也没有跟国际接轨,薪水开的也不算高。与之相比外资的确是给钱多,福利好,待遇方面也的确有优势。

    那个时代考大学,外贸相关的专业是最佳选择,因为学这个专业可以去外资企业工作。

    当时很多985大学的毕业生,会为了一个外资企业的外贸业务员职位而抢破了头。而在普通老百姓眼中,这个外资企业的外贸业务员,就是个金领!

    放在现在的话,根本是不可想想的事情!我一个985毕业的高材生,去当外贸业务员?搞笑的呢!

    比外资企业低一个档次的,自然就是国有企业,这方面大家都懂,不用多做解释。

    接下来再低一个档次的就是民营企业了,能够被称之为民营企业的,都是那种已经有了一定规模的企业。

    虽然稳定性方面,民营企业不如国有企业,但这种上了规模的民营企业,在管理上还是讲规矩的,最起码正式的用工会签订合同,不会故意找借口克扣工资,节假日和休息日也保障。

    普通的作坊式工厂在老百姓眼中,算不上是民营企业,也就只能算是大一点的个体户,跟路边开饭店的差不多。

    这一类就是打工仔鄙视链的最底层。

    小型企业或者个体户,在管理上往往都不怎么讲规矩,用工不签合同,不交社保医保,随意克扣工资,强行加班,法定节假日和休息日照常上班,不给加班费,请假就扣钱等等,是常见的现象。

    去小型企业或者是跟着个体户打工,未知因素实在是太多,能不能遇到一个有良心的老板,全靠个人运气。

    而大多数劳动者们只是单纯的希望通过自己的劳动,来换取报酬,而不是去赌运气。因此这种充满了未知因素的工作,自然不受待见。

    正是个因为这个鄙视链的存在,王师傅所提出来的,在民营企业工作没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