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落实你的指示,勤俭节约,帮公司省钱!”王海滨笑容满面的说。

    朱士聪的这一招,比直接断了服装厂的订单更加阴损。

    直接断了服装厂的订单,明眼人一看就知道,采购处在故意使坏,这对王海滨,乃至分管领导朱士聪,都是有影响的。毕竟在国企当中,很多事情不能做的太明目张胆。

    而使用朱士聪的方法,正常给服装厂下订单,但订单的价格却低于成本,到时候看你李卫东接不接订单。

    李卫东若是不接订单的话,那是自己你的问题,可不是采购处没给你们订单。

    李卫东若是接订单的话,生产一件衣服便亏一件,到时候服装厂死得更快!

    ……

    此时的李卫东,已经完成了服装厂的交接。

    李卫东将一个条纹蛇皮麻袋交给了服装厂的王会计,开口说道:“王哥,这里面是十万块钱,你拿到会计科,一会先给工人把这三个月的工资发了,明天再把最近三个月的医药费给报销一下。”

    “好勒。”王会计拿起蛇皮麻袋,接着说道:“卫东,这工作场合,你还是叫我王会计吧,我叫你厂长。”

    “那行,王会计,记得回头补给我一张借条。”李卫东笑着说道。

    “没问题,李厂长,下班之前给你送过来。”王会计说完提着钱走了出去。

    如今李卫东拿自己的钱补贴服装厂,这十万块钱投进去,总不能没个说法吧,服装厂自然得出一张借条给李卫东。

    从财务的角度讲,服装厂账目上突然多了十万块钱,也需要有这么一张借条,来说明这十万块钱的来龙去脉,要不然平不了账。

    这位王会计,算是服装厂内李卫东比较可以信任的人。

    王会计名叫王凯平,不到三十岁。当年王凯平刚参加工作时,在运输公司的会计处跟着李登科当学徒,是李登科手把手带出来的徒弟,跟李文东也算是师兄弟。

    后来服装厂缺会计,王凯平被调到了三产的服装厂,在服装厂里担任会计。

    如今李卫东初来乍到,也没有可以交心的心腹手下,于是乎王凯平就成了李卫东首先要拉拢的对象。

    作为一个企业的最高管理者,有两样东西必须抓在手里,一个是人事权,一个是财权。说白了就是管住人和管住钱。

    服装厂好歹是国企,职工也都是正式的国企职工,想要掌握人事权,不是一时半会的事情。

    但财权就容易的多,李卫东向服装厂注资,然后再加上王凯平这个会计的帮助,财权自然而然的被李卫东所控制。

    对于服装厂这种穷的叮当响的企业来说,只要能管住钱,那么控制服装厂就容易许多。

    李卫东承诺的,补上过去三个月的工资,这是要立即执行的,发了工资,才能够稳住人心,员工才会心甘情愿的干活。

    至于报销医疗费用,这是八十年代国企的规矩。当时还没有医疗保险,职工的医疗费也都是由企业承担。

    好在那时候看病不贵,三毛钱的挂号费,五分钱的药费就能治病。至于CT、磁共振之类的检查,那得是大城市的大医院才有的,一般医院也买不起,用个听诊器凑合一下吧,误诊了算你倒霉,反正那时候也没有医疗纠纷这种说法。

    三个月的工资发下去,服装厂的职工欢天喜地,即便是王阿姨这种当过托的,在拿到钱的时候,也无法再对李卫东产生怨恨。

    砸了一波钱,人心算是稳住了。

    次日一大早,李卫东便召开了会议,讨论服装厂未来的发展方向。

    服装厂的组织架构很简单,老厂长退休了,换成了李卫东。

    服装厂还有个副厂长,名叫王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