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型编织机也可以。”李卫东开口答道。

    “大冢精密机械公司?”陈经理一脸的迷茫。

    “这家公司在大阪,是一家掌握了高速编织机核心零部件工艺的精密机械制造商。”李卫东开口答道。

    “哦!听起来挺厉害的。”陈经理点了点头,随后开口问道:“同志,你是哪个单位的?要买进口编织机的,肯定是纺织行业里的大厂吧!”

    “我们厂是青河地区运输公司服装厂。”李卫东老实回答道。

    “青河?在什么地方?运输公司?搞运输的么?服装厂?怎么又跟运输公司扯上关系了?这都是哪跟哪啊!”

    陈经理一脸懵圈,随后他开口问道:“这位同志,你们服装厂,是什么级别的企业啊?国家级?省级?该不会是地市级吧?”

    李卫东只好开口答道:“青河运输公司是地市级的企业,我们服装厂,是运输公司的三产。”

    “一个地市级企业的三产,跑到我这里来谈采购进口设备!当我这里是什么地方,菜市场么?想买菜的时候遛个弯就过来了!”陈经理心中暗道。

    这一刻,陈经理很想大吼一句:给我滚出去!

    民泰外贸这里是真的往来无白丁,但凡能进的了这个门的,哪有普通企业!这里可谓是高官企业多如狗,国家级企业也常有。偶尔有那么一两个地市级的企业,拿的条子也都是有实力有背景的。

    换个角度说,一般的企业也不能拿得到批条来倒腾进口商品。

    现如今,一个听都没听说过的青河运输公司,还是旗下的三产跑来谈进口设备的采购,瞬间让陈经理有一种被看贬的感觉。

    “前台小刘搞什么,怎么什么阿猫阿狗都往里面放,一个地市级企业的三产,都能让混进来!”陈经理脸色铁青,打算直接送客。

    李卫东仿佛早就料到陈经理的反应,于是他瞬间掏出了那张银行本票,推到陈经理面前,开口说道:“陈经理,我可是带着钱来的。”

    “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一千万日元!”陈经理看了一眼银行本票,数了数上面的“0”,原本那一脸嫌弃,瞬间消失不见。

    这也是个见钱眼开的人。

    “这是富士银行的本票吧?一千万日元,按照汇率,大概是六万多美元。”陈经理毕竟是做外贸的,也跟富士银行打过交道,仔细一看便认出本票上富士银行的标志。

    《广场协议》之后,日元持续升值,虽然没有最开始三个月暴增20%那么疯狂,但总的趋势还是在不停上涨的。到了八七年的时候,美元兑日元,大约在1比160左右浮动,一千万日元能兑换六万多美元。

    在八七年,普通的倒爷能拿得出五千美金就算是实力雄厚了,“官倒”的能力大一些,但签一张条子也就是一两万美金,再多的话目标就太大了,很容易被有关部门注意到。

    所以六万多美元的采购生意,对于民泰外贸公司来说,也是一笔大单。

    “这位同志,你贵姓啊?”陈经理总算想起了询问李卫东的身份。

    “我姓李,叫李卫东,是青河运输公司服装厂的厂长。”李卫东开口答道。

    “原来是李厂长!”陈经理点了点头,接着说道:“李厂长在这里稍等片刻,我得跟我们总经理汇报一下。”

    ……

    大约十几分钟后,李卫东见到民泰外贸的总经理。

    民泰外贸的总经理名叫萧远征,三十多岁的样子,穿着西装打着领带,操着一口纯正的京城口音,整个人的气质就像是一把没有出鞘的利剑,内敛但又不失锋芒。

    在看到萧远征的一瞬间,李卫东便感觉到,这萧远征绝对是个高干子弟。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