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峰发现,很多已经在城市安家的人,也会赶在大家三十这一天开车回老家给祖宗上坟。农村里许多曾被废弃的祠堂,这些年也逐渐恢复起来了。

    由于天气寒冷,很多老人没有挨过冬天。过年前后,是老人逝世的高峰时段。

    丧葬在中国文化和中国人的生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尤其对今天的社会来说,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有些媒体上动不动就喜欢报道某某地方为举办葬礼大肆挥霍,让大家误以为这是普遍现象。

    其实恰恰相反,张峰发现,相比过去,今天的丧葬已是在最大程度上简化了。

    大前年,快过年的时候,张峰本家的一个叔叔亡故,本家人和四面八方的亲戚来给他守丧,张峰当然也是赶回来的。

    在张峰的老家,喜宴你可以不参加,但本家的丧事,必须得参加。

    守丧的时候大家聚在一起交流,像过节一般,交流一年的生活情况、见闻和感想,称赞政策谴责腐败……深夜里交谈的声音传得很远很远。守丧完毕,大家集体出力,将他抬到山上,让他入土为安。

    张峰发现,在农村,人与人之间不再像原来那样有着密切的关系和交往,不再像过去那样每到过年时相互串门,集体上街玩等等。

    为死者守丧和送葬,在农村反而成了村里人团聚和交流的一个契机。

    过年的时候,打工的青年男女都回来了。

    张峰当时发现,只要哪一家有适龄女孩子,去她家的媒人可谓络绎不绝。这在乡村已成了一门生意,农村说亲,几乎到了“抢”的地步。

    如果初步说定一个,男方就要给媒人辛苦费,最终结婚时,还要给比较客观的报酬。

    传统的农村婚姻,从相亲到定亲到结婚,要三四年时间,男女双方有一个了解和熟悉的过程。

    现在却不同,年里看对的,过了年,马上定亲,然后女青年跟着男青年出去打工,等到半年过去,女方怀孕了,立刻奉子成婚。

    在农村,房子是一个媒介、车子更是一个媒介:是你在外面混得好有身份的代表,房子不能移动,车子却可以四处招摇,表示衣锦还乡。

    这次张峰没有开车回来,让他觉得非常失算,主要是表现在好几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