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让所有教师来打分?

    张峰回想起自己当初工作的情况。

    由于张峰读的是全国重点师范大学的中文专业。学校领导想当然的认为他的文字表达能力不错,就把负责写课题方案和研究报告的任务交给他。

    在当时,包括现在,无论学校的师资条件如何,无论办学水平如何,无论办学历史长短,都要开展全国级、省级、市级、区级的教育教学类课题研究。

    有一些学校确确实实是结合自身优势和条件开展了研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可大多数学校其实就是应付上面的考核或者是纯粹为了成果获奖,用于评职称,否则这么多年这么多学校研究下来,教育完全可以进行很可观的改变了。

    事实上,几十年来,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水平和教育方式并没有得到很大的提升与改变。

    张峰刚参加工作,其实并不具备课题研究的能力。

    写课题方案与研究报告,是个苦差事,要认真考虑写什么内容、要查阅相关的资料,同时还要讲究措辞表达、文章结构,所以学校里绝大部分的老师都不愿意也没有什么能力来承担课题研究任务。

    张峰是新人,又是语文老师,他只能服从学校领导想当然的安排。

    他找出学校以前的课题方案进行参考,再根据目前的研究热点,花费几个晚上的时间,东拼西凑成一个研究方案。

    学校领导会找来一些专家,特别去找要想立项的对应层级的负责课题审批工作的专家来进行开题论证。

    学校想立市级课题,就会去找市教科所的专家;如果只是想立区级课题,就会去找区教科室的专家。

    这些专家聚集在学校的会议室,对着张峰写的课题研究方案评头论足一番,提出一些大同小异的意见或建议,最后拿着一笔课题指导费离开。

    张峰不经手财务,开始的时候,并不知道这些专家还有课题指导费可以拿,对于他们的指导还是心存感激的。

    开课题论证会时,每个专家、校长、分管教育教学的副校长面前都有一个文件袋,至于文件袋里面具体装了哪些材料,张峰不参与分发材料,当然不会知道。

    有一次学校召开课题论证会,其它材料都已经放入了文件袋,此时学校财务匆匆赶来找张峰,请求帮忙,于是张峰无意中发现了这个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