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次事件的消极影响,行业内至今都心有余悸。陈勇庆幸自己不是这个产品的代理商,没有经受损失。

    陈勇又说道,维权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因为当初品牌方和代理签法律协议,基本都没有关于代理权益的条款。代理都是品牌方刀坂上的的鱼肉。而代理上下级之间,仅仅是一种私人买卖关系,大批发与小批发的关系,没有法律意义上的雇佣关系。

    许多代理都清楚这样的弱势地位,他们从底层小白干到顶级代理后,就会觉得自己永远是被过河拆桥的那个,做的再好,钱赚得最多的不是自己。有时候还会遭遇品牌方黑手。

    陈勇又说道,曾经有个高级代理,突然一天被品牌方在微信群里宣布,取消代理资格。不但数十万的押金不给退,下级代理团队也早被品牌方撬走,自己被架空。

    经历过这样的事情,许多代理就要疯掉了,他就只想做自己的品牌了。然而,大部分的代理对供应链这套东西,根本搞不定,很快就失败。

    即便这样,他还是要继续做自己的东西,因为再苦再累是自己的,有奔头,代理别人的品牌,终归是一时的,况且,弄不好所有的努力就会付诸东流,为别人做嫁衣裳。

    所以,微商代理的逆袭梦,只是品牌方设定的竞技游戏,这是改变不了的,

    最终还是老板赚得最多的。

    陈勇介绍道,就算去年行业已不景气,但有个卖眼贴的微商品牌,两个老板各分了4亿,一时羡煞微商圈。

    微商代理即使做到顶级,和品牌方老板,在各方面也不是一个量级。许多代理社会阅历很少,认知能力很弱,只是把拿货卖货一件事做到了极致。

    因为他们日常生活是很封闭的,每天就对着微信,甚至极端到早上起来对着微信,一刷就刷到下午五点多了,连早午饭都没吃,赶紧刷牙洗脸,吃个晚饭。

    天黑了,这些代理开始微信拉人,拉到八点,把群预热轰起来,开始在里面发红包,互动,快12点了,就开始在微信上不断地收下级交的钱。

    高强度的工作,使许多的微商代理身上留下一堆毛病。幸好都是一帮90后为主的年轻人,扛得住。

    做的稍好的代理,会用一两个月住在新加坡等地游山玩水。然后再回来拼命干上几个月,又出去休假。

    陈勇之所以愿意把这些内幕告诉秦丰和张峰,当然是有他自身的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