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接受访谈的是储开山,沈听问道:“储先生,我刚刚看到您的仓库里几乎没什么货,是怎么回事?”

    储开山回应道:“我们平时做的都是接装修的活,现在每户家装都讲究个性化了,我只在经营部这里提供门窗的样品,剩下的,都是施工队把门窗的数据报给我后,我再联系工厂直接发货送到客户那里。”

    “本来窗子都是玻璃做的易碎品,好的中空玻璃,1平米要1000块左右,如果放在我的仓库里中转一道,就会增加运输损坏的风险,所以我这里的仓库几乎是空的。”

    这样的回答听起来倒也无懈可击,沈听又和他聊了一下之前他们三人怎么认识的家长里短,说法和陈治也基本一致。

    最后接受访谈的是印晓海,他的仓库里各款地板齐备,没有哪种型号的库存特别多,经营销售情况明显好过了另外两家,显然,这次的联保的核心人物是他无疑。

    沈听为他准备的问题也比另外两位多:“印先生,我刚刚看了您的仓库,您的货周转率和账期一般都是多少?”

    印晓海回应道:“存货周转一般要60天到90天吧,账期的话,一般3个月……没办法,老客户多,有些客户喜欢延长时间,但基本上还是能正常付钱的。”

    沈听还是那个问题:“那您是怎么认识另外两位的?”印晓海的回答也和陈治、储开山一致。

    沈听抛出最后一个问题:“您的资质应该是你们三位里面最好的,为什么您会和另外两位在一起‘联保’呢?”

    印晓海似乎从来没有想过这个问题。他愣了半饷,并没有直接回答。

    第二天,沈听把写好的调查报告交给了其师傅李武,让他把关。

    “这是你昨天一天的成果?”李武看完后问道。

    沈听回应道:“是啊,我去了一天,弄了这些东西,您帮我看看我写的怎么样。”

    李武指着报告里的一些数据问道:“你写的报告里面,是怎么复核客户的财务数据的?”

    沈听解释道:“因为客户属于小本经营的工商户,没有完整的会计制度,我只能根据表里的内容将客户提供的数字填进去。”

    李武见沈听没有理解其意思,便耐心地继续问道:“我不是问你这些数字是怎么来的,是问你怎么复核数字的正确性?就比如这个库存,你对我说说,你是怎么复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