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大海。建筑经理几次去问,人家都爱答不理,还责怪我们擅自违规修路。

    董红宇托人去找县交通局郭局长进行通融。郭局长不屑地说道:“董红宇不要以为有钱了就能为所欲为,不讲规矩,其实在我们眼里他一文不值。”

    请托的人劝说道:“那路迟早要修,早修不仅是对商场有利,对群众交通更有利。”

    郭局长说道:“这个我懂,你把话带给董红宇,我们迟早会解决。”

    等了几天,董红宇见还是没有任何动静,再加上他托人调查了相关情况,知道县交通局有暗挂的建筑公司,原来是嫌董红宇抢了修路的生意。

    董红宇知道后非常生气,县里领导已经批示了,修路手续也完备了,还推三阻四拖着不办理!

    老板很生气、后果很严重。董红宇指示物管公司:“除了商场车子,设卡对新建道路上的来往车辆一律收费。”

    这事儿影响非常恶劣,县交通局被县里领导点名批评后,同意审查后给钱。

    董红宇叫建筑公司将工程造价在原来的基础上,高算三倍报上去。

    负责审核造价的部门核算组来了三个人,董红宇请他们吃了饭,又分别发了红包,并交代办公室主任:“工作之余,看他们有什么业余爱好,你多陪他们玩玩。”

    于是,一人爱打牌,办公室主任组织人陪他打牌;一人爱唱歌,办公室主任组织人陪他唱歌;一人爱找小姐,办公室主任负责轮流给他找小姐。

    三人分别审了工程造价后,提了意见,建筑经理补充和完善后,最后工程费用只砍了一半多点。

    董红宇用修路赚来的资金,在商场周边和城乡设立了很多广告牌。商场渐渐有了名气后,董红宇将里面的门市能卖的卖、能租的租。

    董红宇的生意越做越大,这时,县里最大的国营煤矿因多年亏损,无法起死回生,开始对外实行破产拍卖。

    作为发家的老本行,董红宇谙熟煤炭业务。他觉得,开发一个煤矿要干几十年,比建筑强多了。

    建筑工程完了再接新项目,都要通过一番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才能“脱颖而出”。

    为了稳操胜券,董红宇下了不少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