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定在试验区新修一条公路,绕开乡镇,再改建一个招待所。经概算要一个多亿,县财政吃紧,拿不出这么多钱,便决定采取新模式——企业自筹工程资金,建设完后进行移交。

    消息公布后,很多企业前来考察。县外企业听说要全垫资建设施工,害怕资金被套,就打了退堂鼓。

    县里一些建筑企业有意,县主要领导又怕他们“吃不消”,影响工程进度。

    吴局长向县领导推荐了红宇集团公司,只是董红宇说要考虑。

    垫资这么多,对董红宇来说前所未有,何况企业资金本身就紧张。

    董红宇专门召集集团中高层管理人员开会研究,结果大家都不同意,说工程是赚钱,可万一到时县财政无钱支付给企业,企业既不敢动粗,又不好起诉,万一把企业拖垮了怎么办?

    另一边,县里主要领导电话催得紧,董红宇既怕得罪领导,还怕影响自己声誉,无奈之下,决定先融资试试。

    县里的银行因无抵押直接拒绝,董红宇就找市里的银行。

    市里银行多,本地外地都有。通过相关领导引荐,市里有两家股份制银行有兴趣,董红宇和他们商谈后,重点选了一家进行合作。

    董红宇带着丁行长来试验区考察,场地机器声隆隆、尘土飞扬,丁行长说:“融资必须要有抵押物,我们才会审批,我看你就用试验区的土地作抵押就行。”

    用试验区土地抵押,不仅解决了董红宇的资金困难,还不怕拖欠工程款。

    董红宇找县领导说明情况,县领导却不同意,担心日后扯皮。董红宇笑着说道:“扯皮谁扯得过你们?哪个来建设都需贷款,我都和银行谈妥了。”

    县里领导犹疑地说:“你贷了钱,要是不用在工程上怎么办?”

    董红宇信誓旦旦地保证:“合同载明专款专用,你们派人监督。我的为人,你们应该还是信任的。”此外,董红宇还许诺今后会帮试验区招商引资。

    为了不影响试验区的施工进度,县里领导最终同意了。

    董红宇拿着和县里签订的合同,在银行融了一个亿。

    解决了资金问题,接着就是找工程队,红宇集团的建筑公司人手不够,只能负责管理。